
90岁高龄的张葆华老人敬军礼
黄河新闻网临汾讯(记者 张建峰 赵 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曾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中华民族危亡的命运,往昔铁骨峥嵘的岁月,他们洒血挥汗,战斗在一线。而如今,他们身影佝偻,步履蹒跚,有的甚至早已深埋黄土地下,永世安眠。没有人再需要他们吹响抗日的号角,也没有人再需要他们向鬼子挥舞起手中的大刀,再也没有……即使他们早已容颜老去,英姿不复当年,但他们依然是我们后辈人心目中的英雄,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志愿者为老人送来《抗日英雄》字画
10月23日,由“山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发起,“临汾市志愿者联合会”积极响应的“寻找抗战老兵”活动小分队,走进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北芦村张葆华的家中。

张葆华老人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今年90岁的张葆华,曾是中国知识青年远征军中的一员(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国民政府组建的一支文化程度较高、武器装备精良的现代化部队。区别于之前的中国远征军,按序列番号接中国远征军200师往后,番号从201到209共九个师,该九大师大部分没有直接参加作战。)。
据张葆华老人说,在他19岁的那年,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不做亡国奴”的铮铮誓言,离开学校这片热土,与当时的20余名校友一起脱下中山装穿上军装,奔赴前线。从山西临汾吉县集合出发,途径陕西山阴县、西安、宝鸡,最后达到当时的中国远征军206师617团的根据地——甘肃天水。这段参军路,张葆华走了近一个月,从步行到马车,从马车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一路载他们行进的交通工具发生着变化,但他们那颗一心只为救国救民的信念从未动摇。

志愿者给张葆华老人念勋章上的字
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那些与张葆华老人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也早已散落天涯,音信杳渺。“只要还活着的,不管在哪里,都好好活着,”张葆华老人说起当年的战友,只说了这样简单地一句话。

张葆华老人平时喜欢练书法
此次山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小分队,来到张葆华老人的家中,不仅为张老送上了一枚刻有“人民英雄”的功勋章,一副“抗日英雄”字画,还有500元的“致敬礼金”,更为老人带来了温暖与关爱,让这群曾为民族解放献出青春、流血洒汗的抗战老兵知道——我们后辈人,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也将一直敬仰他们。
据悉,明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山西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们也将加快脚步,寻找更多的抗战老兵,并且积极配合政府开展身份核实、资料审定等多项工作。截止目前,志愿者们共在山西找到70余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脚步也走过了山西大半个版图,旨在重新唤起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帮助我们重温历史。
志愿者贾凌义说:“让抗战老兵在有生之年能享有国家更多优抚政策,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