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临汾:浮山武高跷——俏中见浪 险中见勇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文旅临汾 > 

文/董文达

高跷,在山西浮山县,老百姓叫拐子,是一种最为普及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当地元宵节和传统佳节文艺表演的主打品牌之一。场面热烈、惊险、刺激,扣人心弦,观者总是人山人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浮山高跷为一代又一代城乡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目前,浮山高跷已当选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浮山高跷,历时悠久,据当地老艺人回忆,在唐时就有了高跷表演形式,每年正月乡村的高跷都要到“天圣宫”闹红火。后来随着历代艺人不同的师承关系和各自的表演套路,形成了文、武两个流派。前者普及全县,后者主要分布在高村、庄里、师家河、史壁一带,并且成了浮山高跷的代表性流派。

从种类上分,浮山武高跷有高高跷,一丈有余:中高跷,四尺左右:低高跷,一尺上下。高、中跷,均为成年人表演,低高跷表演对象是儿童。三种高跷,表演时相互配合,有大人国和小人国之感,视觉上十分养眼。

浮山武高跷,表现内容十分丰富。早期多为武打色彩的戏曲故亊,以歌颂劳动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为主旨,如《西黄庄》《西游记》等。到清末民初时,受清未农民英雄陈彩彰起义的影响,武高跷表演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创了《操兵》《上炮楼》《攻碉堡》等内容,时代感更加突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成了武高跷表演的新对象,彰显了浮山人民不怕艰难,不畏牺牲,崇拜英雄的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

艺术上,浮山武高跷很有特色。首先是场面宏大,行进表演,队形成两行排列,演员面带笑容,踩着鼓点扭秧歌步,以《蒜辫子》《二龙戏水》队形交替行进,生动传神。广场表演,头跷指挥,其装扮为丑汉,手持蒲扇,嘴含哨子。二跷为领队,大跨步的走圆场,打开表演场地。高跷队员按所扮行当顺序排列。进入表演,头跷和二跷带着大家不时变换队形,有《一条龙》《二龙出水》《蛇蜕皮》《走八字》《剪子花》《踩四角》《卷垫席》《双环套》《走五角》。每变换一两回队形,就来一个高难度动作,有《过仙桥》《跳桌子》等,常常是让观者心提到桑子,只害怕演员出差错。其次是,气氛热烈,表演者幽默、滑稽。扭时下身随脚步一顿一顿,节奏感很强,俏中带浪。武起来,险中见勇,惊心动魄。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浮山武高跷的传承,以村为单位群体为单位,世代相传。最有名的是北王乡高村,有“高跷之乡”的美誉。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全国开展搶救优秀传统,在浮山高村采访时,时年70多岁的老艺人张茂云说,到清代时,高村的高跷已形成规模,由最初的十余人,发展到近百人内容日益丰富,技巧日益提高,出现了《朝天蹬》《跳双凳》《端腿跳》。年年县里闹社火,都是载誉而归。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蓬勃发展,高村的武高跷开始走进学校,如今一批小高跷传承人已茁壮成长起来。更可喜的是这些孩子已经能表演一些高难度动作。浮山武高跷,后继有人!

听浮山的朋友说,刚进腊月门,一些高跷大户,高村、南张村已紧锣密鼓,开始准备今年春节的社火表演。看来,正月十五高跷杠子一定会有戏,结队去浮山看看吧!

[编辑:张李鹏]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