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临汾:镌刻着时光印记的老物件——马扎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文旅临汾 > 

文/韩和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沙发也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无论城镇郊区,还是山庄窝铺,家家户户都有着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沙发,代替了以往的“鞋脱了,炕上坐。”既整洁美观又具有时代感,方便实用。但我更感到马扎最适合农村家用。

马扎属于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制品。是一种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作为支架,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 “马扎”俗名称板凳、杌扎,如今仍有人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以其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而著称。

马扎具有三大优点:携带方便,因其具有可折叠的特点,所以易于携带,散步的老人、旅行者、乘车者有很多都喜欢自带马扎,供休息时用;便于放置,他不想板凳杌子椅子等坐具占据较大空间,一经折叠随便一点空间都可以放置,节省空间;透气性奇佳,特别是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极易出汗,像板凳之类的坐具坐久了臀部极其不适,而马扎因为是纤维材料做面具与衣物近似所以会非常舒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几乎天天晚上学习开会。当队长喇叭里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人们不等他吆喝就胳膊弯套上马扎,走出家门来到村中的大槐树下。还有冬天集中到场院里剥玉米、掐谷穗、铡草等劳动,人们都随身带着马扎。再者如果公社的电影队巡回放映来了,或者大队的文艺宣传队来了,各家各户的孩子顾不得吃饭,早早收集了家里的大小马扎,抱到放映的场院占地方了,那时人们还比较规矩,最多是挪挪你的马扎,绝没有抢占强占的。有时当我们知道邻村或公社放电影或唱戏几个小伙伴相约,提上马扎十里八里摸黑跑去看了。

记得最清楚的是七十年代中期,集体劳动,凭工分分粮,不论老幼都是按劳计酬。那时奶奶一辈已经六十多了,都是三寸金莲,站立不稳,但也要下地劳作。所以每当锄谷、黍之类的作物时,村里十多个老太太,下地时都一个胳膊套个马扎,一手拿着小锄头,我们当地管小锄头叫“挖锄”。到了地里,年轻人腿脚好,每人三行站着间苗松土,那些老太太,摆好马扎,每人出五六行。只见她们嘴里不住地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叨,一边左手间苗,右手挥动挖锄不停地松土,一米多搬动一次马扎,丝毫不比年轻人慢。当年轻人腰酸背疼休息时,她们仍然说笑着,劳作着,一晌时间三四个小时,从不停歇。

那天放学回来,我们几个跑到她们锄地的地方寻猪草,恰逢公社的一个下乡干部也来到了地头,看到这些老太太坐着马扎锄地,就嘟囔着责怪开了。开始大家不在乎,没人理他,可是那个干部在地边来回嘟囔,前院里的老奶奶人称“不存事”“刀子嘴”,听不下去了,站起来,一手拿起马扎,手中的挖锄在马扎上磕了几下,大声说“娃子,别说你是干部,和我孙子大小差不多。不为了这张填不满的嘴,谁愿意受这份罪?坐着干咋了?哪里草没锄?哪里苗没间?我活了这么大,锄的谷黍比你小子见得还多,怎么锄的深度不够吗?你不怕鞋里钻土就下到地里试试!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吧,有你也种地没你也种地,混个排饭就对得起你了,别再在这里说五道六了。”队长看到那个干部没法收场,忙招呼他过来吃烟,那人也知趣的离开了。每次记工分,大家都公认几个大妈干得多,干得好,提议应该多得工分。

离开农村多年了,偶尔在城里个别家里也见到过马扎,不过多是钢管做的腿,在瓷砖地面“咣当咣当”响动,感觉不如过去木头腿的马扎好。而多数茶几边摆着塑料小凳子,更觉得中看不中用。至于沙发就更不用说了,农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马扎拿来就坐上了,沙发行吗?

马扎虽然没有离开当今生活,可是它的作用在渐渐褪去。这些老物件是我的老朋友,是岁月为我裁剪出来的一段段生命的再现,它们无论大小、样式、质的、颜色都停留在了我生命的某一处;老物件是我的时光机,它们既是岁月的物证,又是我有物为证的岁月。如果说老物件是早已离我而去的岁月,那么这里的所有文字连同标点符号,就是我刻在那些岁月上的字据。

[编辑:张蒙悦]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