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亮点频现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 

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植树现场

自大宁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后,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破解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通过落实政策,明确目标,建立起“县政府主抓、乡镇落实、村组实施、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大宁县林业局通过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探索小农户和现代林业有机衔接机制,深化集体林权股权化、社会资本投入林业模式改革,激发起干部群众造林绿化内生动力,力争把大宁打造成西山最绿、最美的金山银山。

太古乡购买式造林一角

落实脱贫攻坚生态效益补偿金。县政府出台了《大宁县生态效益补偿金管理办法》,近三年来,县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把不享受补偿的生态林纳入脱贫攻坚生态效益补偿专项资金补偿范围,以每亩每年5元的标准给予生态效益补偿,共涉及6个乡镇,47个村,3753户,补偿林地面积30万亩,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经济支撑。 

建立林地生态价值三级市场。不断促进集体林地流转,逐步实现林权证券化。县政府委托林业局与北京梁漱溟乡村文化发展中心签订协议,对全县两个试点村森林资源状况开展林地资源清查,评估林地生态价值,设计林业银行方案,推动林地生态价值的一二三级市场的进展。现已经形成“大宁县林业资产评估报告”和“大宁县三级市场咨询报告”两个报告,并制定出2020年工作的目标和计划。

探索形成全省首家林改制度性文件。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大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大宁县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大宁县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四个制度性文件,成为山西省第一个出台县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制度性文件的县。

太德乡购买式造林一角

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林场注册登记。全县已成立了3个家庭林场和5个股份制林场。2019年县政府安排了179万元财政补助资金,给与股份制林场和家庭林场重点扶持。股份制林场和家庭林场营造了以杜仲、元宝枫、椿树为主的特色造林2500亩,发展以连翘为主的林下经济2700亩。成为造林从绿化到彩化、财化的升级示范基地,同时带动了当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经济增收。

培育林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鼓励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转包、入股、出租等流转集体林地经营权,促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大宁森科农牧合作社、大宁永丰农业合作社作为林业资产收益扶持试点,两个合作社分别采取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吸收农民以林地入股,流转农户荒山、退耕地7700余亩,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每年支付农户保底收入32.8万元,并参与合作社利润分红。通过劳务收入+保底收入+股份分红三结合,为农民林地入股经营实现脱贫增收趟出一条新路径。

引进花卉产业基地项目。山西大宁现代农业花卉双创示范园区是大宁县引进的经济转型发展项目,园区占地面积近300亩,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目前共有3万平米连栋温室建成使用并投产运营,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型花卉市场。2018年县政府将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2644.76万元,投入村级股份经济组织,由村民自主决定投入花卉企业,按投资总额8%的比例获得收益分红。每年资产性收益分红203.5万元,户均1227元;两个村投入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获得资产性收益分红10万元。

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植树现场

深化集体林权股权化改革。2019年全县8.2万亩购买式造林带动社员1640户4920人参与造林,发放劳务工资2257万元,实现了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省政府将大宁县购买式造林作为创新机制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的八大机制之一在全省推广。为缓解造林资金困难,大宁县林业局与县信用联社开发“造林贷”支持“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为15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340万元。同时积极盘活集体林碳汇功能。

2018年,大宁县和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签订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协议,把近年来16万余亩新造林地进行碳汇开发,项目启动后可将大宁县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依据林木固碳释氧量给林农以经济补偿,真正实现生态增绿、农民增收。(记者张建峰 通讯员侯耀强、郑国宁、王政)

[编辑:张李鹏]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