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临汾:《崔根喜诗词楹联》序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文旅临汾 > 

文/王禄林

这部诗词楹联集是崔根喜先生留给这个世界的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他用一生的经历和心血写成的。通过这些诗词楹联,可以读懂他丰富的内心世界,领悟他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我有幸和崔根喜成为终生知己。我们初中在赵曲中学同学三年,高中在襄汾中学同学五载。由于出身相同,性格相近,志趣相投,所以惺惺相惜,心灵相通,常在一起切磋道德文章。“十年”期间,我们又一起徒步千里赴延安,一路风餐露宿,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因“失去的十年”中断了进入大学的通道,我们又共同选择了投笔从戎的军旅生涯,成为戎马征途的战友,成为终生相依的至交。

崔根喜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他中学阶段就表现出很高的数学天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上高中的时候,课业已经很重了,但他并不满足课内知识,经常寻找难度很大的课外习题,以破解难题为快乐。我后来常想,他如果有幸能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一定会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大家。

他思维逻辑缜密,擅长数理化,但不偏科,属于文理兼优的学生。我发现他喜欢作诗是在高二年级的时候,1965年夏天,正是暑假期间我们七位同学勤工俭学到临汾运送钢筋,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临汾城夜景,所以写了一首《七绝·夜游临汾城》。回襄汾后到汾河边散步,面对滔滔汾河水,他又作了一首《七绝·看汾河水涨》,这首诗曾在少数同学中传看,最初版本是:

遥看汾水在际天,黄滔铺天盖地来。

分明平原脱缰马,咆哮万里更不还。

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是借物咏志。这首诗借着河水直抒胸臆,把心中那种鹏程万里的远大抱负和盘托出,让人容易联想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境界。后来这首诗收在诗集中已经改的比较含蓄,比较内敛了,“一朝出得潼关去,却把自身付中原”,但意境依旧。

纵观他的一生,高中阶段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踌躇满志的时期,十年寒窗即将结束,大学梦只有一步之遥,人生辉煌指日可待,这种心情在后来的诗词中被反复提及。

但是,命运实在捉弄人。1966年6月的事件,打碎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大学梦。66届高中生的在校时间由三年延长到五年,由此造成巨大的人生困境和心理焦虑。停课后的两年虽然在漫长的人生中很短暂,但对一生的影响十分久远。犹豫、彷徨和无奈是这一时段的精神印记。1967年11月的一首《七律·无题》记录下了当时苦闷的心情:

停学歇课近两年,欲认前路还茫然。

且向灯下读文章,相与窗前谈诗篇。

门外寒风何日止,楼头偏月几时圆?

多年学来未忍弃,时向书中苦登攀。

是啊,正常的社会秩序何时才能恢复呢?风波何时才能止息呢?似乎看不到头。但是,上天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又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十年”中的首次征兵为我们提供了投笔从戎的选择,这是一次稍纵即逝的机会,必须当机立断。可面临人生命运的重大转变,抉择很是纠结,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把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以及拳拳报国的情怀一起诉诸笔端,连续写了八首。

其中的《七律·参军》作于启程当天:

寒窗苦读几朝夕,今从班超效投笔。

忍辞高堂总怅怅,竟别母校还依依。

父母无言心伤悲,同学友情意凄迷。

从此难忘灞桥柳,他年仍忆渭城曲。

灞桥折柳赠别是古人表达离愁别恨的传统方式,渭城曲是唐朝诗人王维表现送别的经典诗作,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为千古绝唱。

1968年2月16日,他告别故乡,踏上人生的新征程,从此开始了长达11年的军旅生涯。伴随着边关明月,塞外风沙,猎猎战旗,声声军号,他完成了一介书生向革命军人的转变。

军旅生活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军营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留在了这一时期的诗词中。如果说学生时期的诗词只是偶尔为之,只是生活的点缀,那么入伍以后的创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一种精神依托。所以,他在转变为军人的同时,也转变成为一名诗人。十一年中他写下了一百多首诗词,涉及军营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虽然同时参军,但分在不同部队,所以通常的联系方式是写信。1978年3月,在我们参军十周年之际,全国恢复了高考,同时全军院校也重新恢复招生。这是人生路上又一次机遇。利用部队提供的机会我选择赴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习,重续大学梦,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他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转业回乡的决定,并附诗一首《七律·转业之前》:

军旅匆匆十数载,一片深情在边关。

孔家庄上留踪影,张家口外好河山。

临渊羡鱼感家事,退步结网续征鞍。

青春长成须报国,走马岂必在长安?

我知道他去意已决,只有祝福他。人生道路首先在机遇,其次在选择。如果他续写入伍前的大学梦,那么后半生书写的人生是另一种精彩。

1978年9月,他告别军营,踏上了返乡之路,转业到襄汾县组织部工作。凭着他的学识,他的才干,他的人格,他的品德和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组织部人际关系友好,工作环境和谐,事业顺风顺水。这是他人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他在工作之余寄情于山水之间,流连于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遨游于艺术的世界之中。艺术是相通的,作诗达到一定的境界就产生了画的冲动。画是诗的意境,诗是画的灵魂。他边写诗,边绘画,画配诗,诗伴画,丹青写意,翰墨抒情,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期间作的十六幅画配有十六首词《忆江南》,是他一生的得意之作,立意高远,韵味无穷。但他青年时期有过宏大志向,所以平淡的岁月也会让他有壮志未酬的惆怅。

有诗为证:七绝·四十岁生日有感:

人生匆匆四十秋,岁月如同江水流。

“此身合是诗人未”,前路茫茫使人愁。

南宋诗人陆游在人到中年时,发出“此身合是诗人未”的感叹,早已没有了青年时“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情。他觉得自己的境遇与陆游何其相似。难道此生只能做一个“百无聊赖以诗鸣”的诗人吗?但是,现实就是如此,青春年华已逝,人到中年万事休。纵然你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怎奈没有施展抱负的平台。

2007年1月,他正式退休,彻底告别了政坛。人生进入暮年,他回顾一生的经历,各种滋味在心头,但他已看开了,看淡了。

七绝·退休有感:

岁月数来太等闲,寒暑荣枯凭自然。

飞到雪花还忆春,看好时光待隔年。

晚年的退休生活为他作诗吟赋提供了便利条件。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吟诗。他思维常常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切换,曾经的过往常常浮现在心头,眼前的风物总让人触景生情。他的诗、词、联作品涉猎的内容非常广泛,写作手法也更加娴熟,状物抒情得心应手,吟诗作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崔根喜青年时并没有立志做一名诗人,但他的人生最终以诗词传世。这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人的潜质是多方面的,但究竟哪一种潜质会被激发出来,取决于客观历史条件,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他与生俱来的聪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多愁善感的性格,正是他成为一名诗人的潜质。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既是一种文学,更是一门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但为诗不易,既有形式上的要求,讲平仄,讲对仗;又有内容上的要求,讲篇章结构,讲起承转合,被闻一多先生称为“带着镣铐跳舞”。所以,即使在文人的圈子里,真懂格律诗的也是凤毛麟角。

从表现手法上说,诗不像散文那样能够直说,而要用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它需要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崔根喜仅凭业余爱好,竟然无师自通,深得其中奥妙。他的这种悟性,既有个人的勤奋的因素,也离不开先天的禀赋。

俗话说,文如其人。崔根喜的诗词楹联,既记录着他的人生经历,也反映着他的思想、人格和道德情操。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扮演着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把这些角色都演好并不容易,但崔根喜做到了。

他在领导眼里是一个好部属,在部属的眼里是一个好领导;在父母眼里是一个好儿子,在妻子眼里是一个好丈夫,在子女眼里是一个好父亲;在战友眼里是一个好兄弟,在同事眼里是一个好同事。他的道德和文章,人格和学问,都堪称典范。

他不幸猝然离世之后,他的亲人他的同事他的同学他的生前友好对他的追思持久而强烈。大家无不敬佩于他的人品,折服于他的学问。尤其是当他的诗词披露以后,人人称奇,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决定分工协作自费编辑出版他的诗词,作为对他永久的纪念。

斯人已去,但他的作品和英名永存!

作者简介:

作者王禄林,襄汾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西安政治学院副院长、少将、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编辑:张蒙悦]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