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临汾:今年的“年”与往年不同——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文旅临汾 > 

文/高冬琴(山西襄汾)

今早看日历,都腊月跟了!我想起童谣“过大年,穿新衣”。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对我们在外打工的人来说,不到腊八就觉得是年了。每年奔腊月,就已经开始抢回家过年的火车票了,抢到票后就开始倒计时,看还有几天要启程,就感觉启程的日子就是过年的日子。

可今年因为“防疫”大局,“就地过年”既是要求又是责任。我打工所在的北京市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毅然把买到的车票给退了。

我在北京是一名家政工,在客户家里我有一个单独的房间。白天忙碌,只有夜深人静时,才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候,听老人讲灶王爷的故事,每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是灶王爷“休假”回天上的日子。所以在那天晚上,人们不但祭祀糖瓜,还一定要有团圆饼,而一般岀门在外的人,只要条件允许,也会赶在这一天晚上之前,回来跟家人团聚。

不过,最近这些年,好像人们都不太在意这个了。过了腊月二十三,在我们老家的乡下,过年的气氛渐渐浓了。在集市上,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烟花爆竹,灯笼对联,水果蔬菜。在外打工的人们也回来了,好久没见的街坊朋友也能在集市上碰到聊上两句。人们也开始扫房子,炸麻花,蒸馒头,到了年三十,全家人团聚,包饺子。

小时候,年三十还我还“听过”烟囱,因为据爷爷讲,年三十的夜里,灶王爷会骑着马从烟筒里赶回人间来,保佑我们吃饱穿暖,如果坐在炕角的烟囱那儿,就会听到马的铃铛声。可是我听了好几年,都没等到灶王爷骑马回来就睡着了。

那时候,每年就盼着过年,过年能穿新衣服,穿新鞋,吃糖果,吃麻花。我最喜欢跟着大人去赶庙会,庙会上有很多好玩的,还喜欢和父亲看戏,戏里的人都好漂亮,穿的衣服好美。每次看戏回去,我就学着戏里的演员走碎步,拿个小手绢,披个床单就开始耍了,常常逗得家人哈哈大笑,笑得我脸红,心里却美滋滋的。那时过年的感觉真是太幸福了,每天都能玩到累得倒头就睡,开心到在睡梦里咯咯的笑醒。

长大后虽然不像小时候那样期盼着过年,但是一到过年还是特别喜欢那种热闹,那种亲人朋友间互相的走动和问候。

前几年,正月初一我们村里会搞一些文体活动,比如召集我们锣鼓队给大家擂一阵锣鼓,热闹起来,然后再跳几段广场舞,分几个组让这些老胳膊老腿的大叔大婶们来几场拔河比赛。这拔河比赛可就把这年味拱到了高潮,一人一双白手套,一边十个队员,随着裁判手中小红旗向下一挥,嘴里哨子一响,这些平日别管扛掀的开车的养鸡的喂猪的叔叔婶子们,一个个咬紧牙关,涨红了脸,好像要把绳子扯断似的拼命使劲,一旁的啦啦队也瞪着眼睛跟随拔河者们的节奏呐喊鼓劲,一场比赛能僵持好几分钟!看热闹的也会看得热血沸腾!最后赢的队可以得到一百块的奖金,每个队员分十元。钱不在多,高兴就好!

大年初一,还要给本族的长辈拜年,比如爷爷奶奶辈,伯伯叔叔辈,初二就一般回娘家或姥姥姥爷家,到初三以后就随便走动,各自跟亲戚们商量哪天方便就哪天去。礼品自然是要买的,也看自己量力而行。

想起这些,每一年,每一幕,我都觉得幸福开心,回味无穷。

去年春节,新冠疫情闹腾得人心惶惶,都在家里憋了一正月。心想着今年春节好好热闹热闹,谁成想,这死病毒又来“捣乱”!

起初,回不回家我还犹豫不决!不回去吧,想妈想亲人,想那个山西的小村庄……回去吧,怕给国家添麻烦。关键是万一路上真接触到病毒,这不是把病毒带回老家,带给亲人了吗?最后,还是决定,安心就地过年……

今年,我即将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可能要过一个最特别的年——没有家人的团聚,没有亲朋的畅聊,也可能没有丰盛的年夜饭……

但,责任在肩!

只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国家更加富强,国民生活更加美好!

[编辑:乔坤]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