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政协委员热议生态环境改善:让生态红利越来越丰厚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时政要闻 > 

核心提示】2月24日、25日,临汾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和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在会议分组讨论期间,“生态环境”成为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大家纷纷赞叹,在临汾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大打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绩。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仍需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治理力度,建设美丽临汾、创造美好生活,为临汾市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实现临汾“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书写浓墨重彩的绿色生态华章。

坚定“两山”理念 筑牢发展基石

“在临汾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开幕会上,当临汾市委书记董一兵说到生态环境质量取得的重大成就时,我深感振奋、倍感自豪。”临汾市政协委员李海龙,是尧都区人民检察院综合业务部的一名科员,长期生活在临汾市区,他对市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深有体会。

“近年来,临汾的天蓝、水清、山绿是有目共睹的成绩,全市各级各部门、工业企业、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群众为此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历历在目,大家共同享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让每个临汾人感动的同时又分外自豪。”李海龙分外感慨。

“省委提出‘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发展思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临汾更应率先垂范。”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李海龙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曾经,临汾市的发展较为倚重重工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客观上给临汾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既给临汾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掣肘,又给市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认为临汾未来的发展一定要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动摇,哪怕有阵痛期,我们也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扮靓城市形象 宜居宜业惠民

临汾市政协委员吕笑钢,是吉县第二中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他在此次市两会期间提出“建设宜居城市、增加市区停车位”的建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能够感受到政府对改善生态环境这一工作的力度和决心。”吕笑钢说,“近年来,尤其是去年,市区中心区域的拆迁力度空前,一个个游园拔地而起,让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越来越多,蓝天白云也频频光顾,让临汾不断向宜居宜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转变。”

“改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红利是不可估量的。”吕笑钢说,“曾经的汾河,自从有了绿地、公园、游园,其周边的房地产、旅游、商贸等产业迅速发展,让一个个‘村庄’变为了现代化的都市,城市得到扩展,道路变得宽阔,环境得到彻底改善,让临汾人有了宜居宜业的好去处。”

对于市区中心区域的拆迁,吕笑钢有自己的看法,他建议,中心地段按照“只拆不建”原则,多增加一些空地和景观,让城市环境优美的同时更具内涵。同时,他还建议,在鼓楼南北街附近增加一些停车位,让出门办事的人们不用为停车难而苦恼。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不是一句口号,是必须坚决完成的任务,是广大临汾人民的热切期盼。”吕笑钢说,“市两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临汾市今后五年的战略定位、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今后十五年远景目标,意义深远、振奋人心。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临汾的生态环境一定会更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必然成为常态,宜居宜业的新城市一定会惠及所有临汾人。”

加强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乡村

临汾市委党校石耀辉教授是市政协第三、四届委员,他在致力于临汾区域文化研究的同时,对环境问题也非常关注。

石耀辉对农村环境问题格外关注。他说:“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方面,临汾市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农民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淡薄、政府部门缺乏联动、公共设施不完善、垃圾处理缺乏科学合理机制、资金短缺、立法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破坏了美丽乡村的形象。”

就如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石耀辉认为,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创建的阵地,使村民明白环境整治与传染病预防的关系,再利用农村宣传栏、标语,以及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使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和方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农村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石耀辉建议,临汾市人大应尽快出台相关地方法规,县级以下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从事农村环境管理工作,使农村垃圾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结合今年农村工作一号文件关于厕所革命方面的规定,统筹做好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在各县(市、区)建立环境整治示范镇和示范村,从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评选出一批在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做得好的村民代表、示范庭院等,从而带动全村环境治理工作。

[编辑:乔坤]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