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促就业 探寻安泽县郎寨村的“幸福密码”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 

夏日清晨,点点金光在安泽县马壁镇郎寨村青翠的枝叶间跳跃。片片良田里,瓜果飘香,沁人心脾;花树掩映中,一排排整齐的新房雅致动人。

郎寨,因山西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郎寨塔得名,位于马壁镇北部,距县城30公里。沿着宽阔的道路一路前行,记者感受到在乡村振兴的大好形势下,郎寨村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易地搬迁暖民心

敲开村民王泽云的家门,开门人满面红光,神采奕奕。

3年前,时年54岁的王泽云把家搬到马壁镇郎寨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搬迁前,他家住在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土坯房里。土坯房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见证着这家人的心酸:雨天漏雨、墙体开裂……一家人住得提心吊胆。

仅靠种植玉米的收入,满足不了一家人的生活。王泽云开始外出打工,他去过县城,到过省城,甚至还奔赴外省……不管走多远,山里那座土坯房都拴着他的心。

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王泽云和邻居们搬迁住进了新房。在易地扶贫搬迁新村,王泽云一边在大象集团种猪繁育基地务工,一边在“惠农乐”造林扶贫专业合作社干些杂活。

“以前种地一年收入加起来不到一万元,现在单在大象集团种猪繁育基地干活,一个月工资就有2千多元。”王泽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年底加上光伏发电厂、造林扶贫合作社等扶贫项目的保底分红,算下来纯收入就有4万多元,日子越来越好了。”

产业发展促就业

搬离“穷窝”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要稳住幸福,解决就业问题迫在眉睫。郎寨村依托生态优势探索开发起了“造血式”产业,大象集团种猪繁育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企业到村里投资,用地难题怎么解?村党支部书记郭连财回忆,那些日子,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去谈土地流转,但结果并不理想。

“为了做通村民工作,我们又开展了‘土地流转 党员先行’先锋活动,引导党员既当好流转政策的宣传员,又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当好示范员,带头签字、带头流转土地。”在党员引领下,村民观念逐渐转变。“100余亩流转土地,不仅引来了大象集团,也开启了郎寨村产业先行的序幕。截至目前,我们村流转土地将近1000亩,解决了97户村民的脱贫就业问题。”郭连财说。

同时,考虑到郎寨适宜种植果树的先天条件,2017年,村“两委”到晋中市太谷区、隰县实地考察后,又确立了引进栽植玉露香梨树、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能捎带着种自家的地,这日子真不赖。”吃过午饭,62岁的村民孔明亮哼着小曲赶往玉露香梨种植基地,准备修剪枝叶。“前些年,还能到外面打零工,过了50岁以后,工作不好找了……”回村后的孔明亮正赶上合作社用工,勤劳能干的他便成了玉露香梨种植基地的一员。

如今,郎寨村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村民大多在合作社帮忙打理,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生活条件改善很多。”郭连财说。

技能培训助增收

蒸蒸日上的产业发展让郎寨村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如何增强生活“质感”?答案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去年,村里组织我们培训了好几次炒茶、制茶技术,这对我们来说很实用,不仅不用交学费,还能增加收入。”村民薛改荣高兴地说。

薛改荣所说的炒茶制茶培训,是安泽县开展技能培训促增收的一个缩影。为了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安泽县对全县劳动力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启动实施了全民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将技能培训“搬进村、送上门”。足不出户、不交学费就能学到采摘连翘叶、管护玉露香梨树等知识,安泽县广大农民群众拍手叫好。

行走在郎寨村,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装置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百亩辣椒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现代化种猪繁育基地播放着舒缓的轻音乐……郎寨,这座美丽山村正在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陈明 亢亚莉)

[编辑:乔坤]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