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南唐乡河沄村:“小草莓+全托管”撬动集体经济“大杠杆”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 

翼城县南唐乡河沄村地处浍水河畔,受浍河特殊小气候影响,这里种植的草莓、西瓜、甜瓜、樱桃等水果口感好,糖分高,尤其是草莓钙含量高于普通草莓六到七倍。河沄村发展草莓产业已有20余年,目前连片发展1200余亩,是山西最大的草莓种植村。今年,河沄村坚持党建引领,在草莓产业上做文章,并依托“清化收”政策,全面回收机动地,大力推广土地托管模式,用“小草莓+全托管”撬动了集体经济“大杠杆”。

一、草莓产业铺就集体经济发展“快车道”

河沄村草莓产业基础稳固,已成为河沄村的支柱产业,如何用草莓优势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河沄村两委班子从三方面做文章。

一是集体+平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河沄村两委班子尝试对接菜多多、晋东南美团等电商平台,并提供分拣包装车间,实现平台分类订单销售。

二是农业+旅游,推动文旅融合。探索打造集采摘、旅游、研学为一体的产业链,今年春节期间,河沄村开展“品草莓、放彩鸢”活动,共接待游客10000余人,创造采摘经济效益5万余元,为下一步文旅融合促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项目+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积极申请特色产业示范村项目,包括草莓种植技术培训中心、研学中心、冷藏库、交易市场等配套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每年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同时,探索草莓干、草莓酱、草莓酒等系列产品,最大限度发挥草莓产业潜能,壮大集体经济。

二、土地托管打造集体经济发展“强引擎”

今年,全县推广土地托管壮大集体经济,河沄村积极响应、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集体机动地的土地托管模式。

一是“五个一批”,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借“清化收”政策红利,通过“五个一批”,即村干部带头主动整改一批、产业大户率先落实一批、产业政策倾斜温暖一批、干部亲属感动一批和法治手段整治一批,收回土地承包费70000元,收回集体机动地500余亩。

二是整合资源,解决地要怎么种的问题。整合本村农业机械、闲置劳动力、农资门市部等进行统一经营,并将集体机动地划分微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党员或村民代表管理。

三是加强监管,解决钱要怎么分的问题。按照《南唐乡土地托管壮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成立监督小组,加强财务管理,除去生产投入及根据每季作物产量绩效支付的管理人员工资报酬,机动地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入村集体账户。

三、党建引领筑牢集体经济发展“压舱石”

集体经济强不强,核心在于班子怎么干。河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为下派干部,如何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成为首要课题。去年换届后,河沄村两委班子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支部引路、产业铺路”的总体思路,主动作为,乘着土地托管壮大集体经济和“清化收”的东风,因地制宜,从草莓和土地上做文章。缺乏技术,就积极对接农业专家,从连云港邀请技术人员给农户传授种植知识,进行品种改良;没有销路,就对接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价格;没有资金,就多方联系,四处奔波,引进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河沄村党支部成功探索出可行路径,在土地上做文章、谋发展,合力盘活了“一亩三分地”,形成了党建引领发展的良好局面。(翼城融媒)

[编辑:孔志华]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