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田地里不起眼的土疙瘩,在襄汾县赵康镇牛席村砖雕非遗传承人张瑞旗的手中,也幻化成人们关于乡愁的记忆。不知是来自黄土高坡的泥土,被制作成砖雕的模样。不知是哪位姑娘的巧手,在上面描画上了二十四孝图。不知在哪个窑口,经过烈焰煅成玉骨的身躯,不知是哪版际遇,它来到你的茶台,在茶水的滋润下,只剩下身躯上泛黄的半朵青花......
砖雕,俗称“花活”,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三雕”之一,是中国古建筑雕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张瑞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制作传承人,30余年与砖雕为伴,刀尖上流转出精湛技艺。
走进他的砖雕厂,门口几面宽大的墙壁上都是砖雕作品,青灰色的砖石透着几分古朴,精致细腻的刀工让人赞叹。制作车间内,工匠们正埋头伏案,刀锋与青砖相触,迸出或笔直、或婉约的线条。砖屑纷飞过后,冰冷坚硬的砖面上开满了枝叶和花朵……
选土、晒土、泡土、盘泥、制胚、阴干、雕刻、打磨、烧制、成品......一道道工序下来,普普通通的泥土已然有了灵魂。张瑞旗说,一件砖雕作品的诞生要经历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步骤,每一步都有讲究。当然,最考验手艺的是遇上浮雕与透雕则得小心再小心,动物的胡须、花草的花瓣、根茎,用劲稍大就会雕坏或崩碎。
牛席张家世传技艺,自清末便精于砖雕工艺,历时四代,张瑞旗的父亲张国臣是砖雕技艺的主要传授者,其技艺是典型的北方砖雕技艺,彰显古拙质朴的特点。
据张瑞旗介绍,他八十年代便子承父业,在继承家传砖雕技艺的同时,多年潜心钻研,在制作、绘画、做旧等技艺上有了进一步改进。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大幅提高,特别是旅游业的高速兴起,为砖雕工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张家砖雕也由家庭作坊式开始转变为企业规模化生产。
2016年,张瑞旗成立了“瑞旗陶业有限公司”,免费向周边村民传授砖雕技艺,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昔日的家族手艺逐渐成为家乡群众致富的新途径,每年的产值就有50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创新和传承,生产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砖雕制作已经走上公司化、规模化生产的轨道,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项特色产业。2020年,张瑞旗的砖雕厂作为研学旅行基地接待参观学子。2022年,他注册抖音账号,开启直播模式。
在张瑞旗看来,非遗本身的“文化遗产”属性表明它具有先进性的工艺和技艺。但世界是在不停往前走的,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工艺,市场对它有需求,它就会一直存在,有的工艺、技艺并不能服务于现代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更迭掉。在他看来,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作为一件砖雕作品而言,你得清楚它的‘卖点’是什么。砖雕可以‘卖’工艺,也可以‘卖’创意,传统的砖雕工艺当然是需要传承与保护的,创新会让这项技艺走得更远。
为了创新砖雕工艺,张瑞旗开始尝试做一些微型砖雕摆件、茶宠、“手办”等文创产品,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砖雕风格,又有符合现代人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不好烧,烧坏过很多次”,张瑞旗尝试了很多次才做出几件诸如白菜、莲蓬等一些小物件,每件物件的底座下面都刻有自己的LOGO,烧出的微型砖雕不上任何颜色,透漏出青砖独特的青灰色。“过去,砖雕都是大户人家使用的装饰品,它体现一个家族的实力。”张瑞旗介绍道,让青砖成为艺术品,成为普通老百姓家里都能用得起的装饰材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深知肩上责任,“传承不仅仅是延续,而是让这项技艺被更多的人熟识和喜爱,这样的‘非遗’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除了传统的师徒传承、血脉继承的方式,针对传统砖雕工艺,张瑞旗也创办了职业培训班,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绘画、雕刻等相关技术人才。
“这门手艺要发扬光大,就不能保守了。”张瑞旗说,为了让砖雕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他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授艺活动,带动周边村民、留守妇女就业,带动了村民挣“文化钱”,让昔日的家族手艺成为家乡致富的新途径,成功探索出一条“非遗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发展”道路。
“我没有任何保留,都教给他们。砖雕是很实用的东西,村里谁家装修要用,我们免费为村民提供砖雕制品,有生命力的手艺不会失传的。”张瑞旗表示,如今提倡工匠精神,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他很受鼓舞,觉得他追求的时代到来了,他要竭尽全力的传承和发展好砖雕这门技艺。(贾玎玎 贾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