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的吉县,这儿的苹果“好看、好吃、好存”,赢得了“中华名果”的美誉,吉县也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近年来,吉县农商银行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渠道,深度融入吉县苹果的各个产业链条、产业环节,充分满足“三农”、小微企业等苹果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需求。同时,持续加大对果商、合作社、加工企业的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冷风库、气调库等设施建设,助力完善苹果产业链条,立足苹果主导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吉县苹果”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截至目前,发放苹果产业贷款3132户,金额37057.52万元。
从党建引领到银企合作,让产业链起来
吉县农商银行坚持上门走访,主动精准营销果品企业。一是及时跟进,持续助力产业发展。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特色产业转型有效路径,该行着力在金融顾问服务、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灵活运用金融政策上下功夫,全力激活“党建+”引擎,奏响果品产业升级“进行曲”。二是精准营销,积极响应金融需求。根据前期的需求清单主动上门对接县域苹果业企业经营状况,解决企业运营金融需求,建立“银行+政府+村委”模式,同县果业中心、当地政府及苹果产业量大的村委建立对接互通机制,坚持政府把关、银行授理、立即授信的新模式。三是多措并举,搭建产品购销平台。该行采取多种措施为果农、果商、仓储业企业搭建产品购销平台,与辖内多家仓储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同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利商宝”苹果仓单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将果商存放于冷藏库中的苹果仓单作为质押品,以获得核定的授信额度,从而解决果商融资难题。
从创新模式到果农授信,让果农盼起来
该行围绕苹果特色产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苹果特色产业。强化金融供给,加快产品创新,推进服务模式转型,以“移动PAD+果农整村授信”模式,实现了果农贷款发放的全流程线上化,大大提高了业务时效。二是做好评级授信工作。将果农的整村授信工作作为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授信的有效载体,按照生产经营所在地划分营销网格,落实营销责任人,全面开展果农建档评级授信工作。三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该行组织召开了苹果产业链发展银企座谈会。银企双方面对面沟通,解决果业发展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同时,就贷款产品、支持果业发展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鼓励与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产业链龙头作用,走“特”“优”发展道路,提高“吉县苹果”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从线下宣传到抖音直播,让宣传火起来
吉县农商银行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从传统的线下宣传模式到抖音直播的线上模式和线下走访宣传相结合,利用平台优势,整合资源,让宣传真正做到覆盖面广、传播力大、知晓度高。一是创新抵债资产新模式,通过视频号、抖音号等线上宣传结合各网点人员走访辖内商户、农户进行政策产品介绍等方式,将抵债资产果库进行招商推介宣传,便利果农存储苹果的同时,解决抵债资产隐患,用新思路解决旧问题。二是开创宣传工作新思路,不断将苹果宣传工作方式与网络接轨,通过直播的方式,为客户进行线上互动和解惑。该行青年员工自拍自制,编导人员结合银行日常工作场景,创意摄制短视频并及时上传至官方抖音平台进行发布和更新。三是拓宽产品营销新渠道。以抽奖活动、金融服务、行务动态为主,辅之以员工唱歌、跳舞、游戏等趣味活动,力求做到“寓教于乐”。通过线上与“网友们”留言点赞、官方回复的方式形成了良性互动,拓宽了线上线下各类金融产品的宣传营销渠道。(曹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