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万安镇:联手说事 说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 

洪洞县万安镇锚定紧扣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了解民意民情,凝聚起民智民力,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巩固衔接、民生实事、产业发展、文明创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用好“一支队伍”,打造密切联系群众新纽带。通过议事协商实践,形成了以支村委干部为主体,上延至包区包片包村干部及镇机关全体、各站所,下扩到骨干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网格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的“联手”队伍。

包区包片包村干部及镇机关全体、各站所成员主要负责监督审核村级上报事项,协调解决需上报镇党委的事项,定期回访反映村民,确保事项办理群众满意;支村委干部在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治理室的联手说事联系点,轮值接待,听取民意,并定期召开联手说事会,对需“说”事项进行讨论;骨干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网格员等在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注意征询村民意见建议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协调解决。通过这一支为民操心、为民服务的队伍,上下左右联动贯通,确保民意征集、办理回应的快速和满意。

完善“三类办法”,推动议事办理解民诉。为促使议事协商办理工作规范、顺畅,建立了接诉即办类、定期“说”事类、沟通协调类的“三类办法”。接诉即办,快速高质解民诉。对于垃圾清理、协调邻里关系、消除安全隐患等可现场办公解决类,镇村干部等工作力量立即行动解决,做到当日问题当日闭环解决。

去年以来,此类事项已办结193项。定期“说”事,集思广益解民诉。对于土地纠纷、基础设施提标改造、产业发展等经召开会议商议后实施可解决类,组织召开相应会议进行讨论,逐一制定解决对策,做到有责任人、有完成时限,解决过程及时公开,让群众信任和满意。

截至目前,已办结万安村芥菜叶酸菜试加工生产、南李村甘薯加工产业精特改、畎头村药枕产业、高公村光伏发电站等产业项目发展,孔庄、鲁生等村道路修缮等事项81项。沟通协调,上下联动解民诉。对于需上报镇党委解决类,村联手说事议事协商工作小组积极与包村、包片、包区干部及时上报沟通,由镇党委牵头办理。已办结三和村、垣上村饮水改造以及县残联和镇村干部上门办理残疾证等事项38项。

通过以上“三类办法”,集中民智民力,确保群众反映事项快速、较好地推进落实。

落实“三项制度”,促成民事民办好氛围。为进一步激励党员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按照县委组织部部署要求,用实“主题党日”、“五榜”制度、“头雁擂台”三项制度,形成民事民办的办事氛围。

用实“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公开评议“说”事成效。将评议“说”事成效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固定动作,邀请“说”事当事人、村民代表、其他村民等参加每月召开的主题党日活动,对上一月接诉即办类、定期“说”事类、沟通协调类事项进行全面总结,并在活动结束后将所有事项办理进程予以公示。

用实“五榜”制度,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结合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发挥“锋领榜”党员教育管理作用,让每名党员都参与到议事协商中来;发挥“星耀榜”和“红榜”正向激励作用,优先推荐在议事办理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员为“星级文明户”,将其事迹刊登在星耀榜,并在红榜予以表彰,目前已表彰145人,其中有5人被授予道德模范人物、身边好人、最美青年等称号;打造反向教育平台,对于表现不好,甚至出现敷衍了事等现象的人员,在“黑榜”予以公布,并指派专人“一对一”教育引导,助其转化整改。

用实“头雁擂台”制度,压实村党组织书记职责。将联手说事工作成效纳入“头雁擂台”评比工作中,有效激励村党组织书记比学赶超、争先创优。通过落实以上“三项制度”,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良好氛围。

聚焦“三个方面”,答好联手说事成效卷。通过联手说事工作机制,万安镇切实把“说”事成果转化为群众看的见、摸得着的乡村振兴成效。“商量出好事”,“民间有高人”。

“说”成了村民饮水、道路修复、产业发展等一批民生实事。小学已成功优化布局调整,初中与洪洞二中联合办学,设立万安分校,优质资源得到共享、闲置资源得到利用,奖教奖学、尊师重教,人民满意教育基本办成,万安的孩子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并为煤矿采空区村搬迁至万安村提供了充分条件。

“说”没了一批发现的风险隐患。闭合整改安全隐患问题237处;派出所与镇、村对接联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调解矛盾纠纷102起。万安派出所荣获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说”强了一批产业项目。坚持“党建+”“创文+”,投资2264万元,恢复和实施上世纪70年代的万亩电灌工程,涉及海拔600米以下21个村、共14000亩耕地;以洪洞县2024年元宵节社火威风锣鼓集中训练和展演获得殊荣为契机,成立洪洞县万安镇古历山锣鼓演艺公司,变群众爱好、健身活动为文创产品、文化产业;以龙马集运站为依托,投资4900万元,实施泓宇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推进物流产业发展;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占地100余亩的“小兵娃”红色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将红色文化、军事元素融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投资2.02亿元建设历山走亲古道,谋划舜德文化博物馆,将为古历山、乾元山、万圣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第一、二、三产有效融合,为全面落实“1255”战略部署,提供开阔优越的空间。(贾慧萌)

[编辑:席亚文]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