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举办“粽情吉州 香囊传韵 端午共欢享”公益培训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群众品悟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吉县文旅局、文化馆举办“粽情吉州 香囊传韵 端午共欢享”公益培训,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香囊是以红白两种颜色组成,红色代表是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爱家庭、爱家人这么一颗红心;白色代表纯洁善良,要清清白白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做事”。吉县香囊制作老艺人谭新爱一边教学,一边给大家讲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

在培训现场,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香囊,摆放着新鲜的艾叶。大家热情高涨、兴致盎然,穿针引线、细密缝制,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巧漂亮又寓意美好的爱心香囊就做好了。

记者看到有不少年轻人也参与其中,热心学习香囊制作方法。参训人员李阳在微信链接里看到了这次公益培训信息后,就和自己的好姐妹们一起前来。

“我学会了做这个,这对我来说不是特别容易,平时也不做针线活,感觉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还观看了非遗文化演出,特别震撼。”参训人员李阳开心的说。

包粽子培训专门邀请包粽子能手进行现场教学,还在包粽子比赛中一展身手。参赛选手们围桌而站,纷纷展示自己的拿手绝活,你追我赶,气氛热烈。一张张翠绿的粽叶,一盆盆新鲜的糯米,在大家的巧手中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文化专员、文化志愿者们还纷纷登台献艺,现场一派热闹的氛围。

活动还为东关社区的孤寡老人们送上了“暖心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浓浓的暖意。参训人员还一起观看了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搬卷,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让我们深入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参训人员黄香珍说。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吉县文化馆开展包粽子、绣香囊、赏唢呐、看搬卷、献爱心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功能,让大家在浓厚节庆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使传统节日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馆是人民终身的美育学校,加深文化馆和群众的联系,吉县文化馆推广特色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吉县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吉县文旅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李瑛表示。(车晓云 辛蓉)

[编辑:孔志华]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