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临汾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尧都专场。临汾市尧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于乐介绍了尧都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总体情况,并与尧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赖兴国,尧都区副区长范志军、石新亭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临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调研员李峰主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调研员李峰: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临汾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现在我们进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尧都区专场发布会。发布的主题是:推动尧都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奋力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
近年来,临汾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其中,尧都区作为全市唯一市辖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尧都“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的定位和要求,坚持“三区三地”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尧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于乐,尧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赖兴国,尧都区副区长范志军、石新亭出席发布会,请他们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今天的发布会共两项议程:一是请于乐同志介绍尧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二是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于乐同志介绍情况。
尧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于乐:
大家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尧都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尧都区委、区政府和百万尧都人民,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尧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尧都区是临汾市唯一的市辖区,下辖4乡、10镇、9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3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6万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商机无限,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近年来,我们聚焦全市“三个努力成为”历史方位,坚持“三区三地”战略,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奋力走在全市前列、当好排头兵。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以来,尧都区GDP在2021年突破400亿元大关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年均6%以上的较快增长,2023年达到476亿元,历史性进入山西117个县(市、区)第十位,为临汾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前列贡献了尧都力量。今年上半年,我区继续保持良好势头,GDP完成232.1亿元,增速7%,在全省GDP绝对额前十位中增速最快;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3.2亿元,分别达到全省第5位、第6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转型发展成效明显。我们紧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抓手,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升级煤炭等传统产业,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特别是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赶超发展的重要赛道,以尧都云商产业园为承载,成功引进字节跳动、阿里、网易、360等知名数字企业,华为云创中心等一大批数字项目落地运营。
三是服务产业提档升级。我们深入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组织开展了临汾首届房地产展销会、“五一”汽车展销会、“与辉同行”临汾专场等一批促消费活动,承接举办了“尧王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一批文化体育赛事,配合市级实施了欢乐劳动节、端午国风潮、国庆七天乐等“嗨在贡院街”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加快发展体验消费、数字消费新模式,催生了夜间经济、网红经济、赛事经济、假日经济等更多消费热点。特别是积极承接“黑神话:悟空”现象级流量,快速提升尧庙、尧陵等景区接待能力,有序开放铁佛寺等国保单位,全力做好特色餐饮、精品住宿等文旅要素保障,努力为省内外游客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文旅供给、文旅服务和文旅体验。
四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坚持城市“双品质”建设这个最大逻辑,市区一体,联动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老城、河西、东城、南城、涝洰河五大片区协调发展,尧贤街、华州路、解放东路等20余条精品示范街一步一景,水塔街、广宣街等39座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主题鲜明,街头篮球场、五人足球场、健身步道等运动空间让群众触手可及,财神楼、贡院街、关帝庙、古城公园等城市文化片区提升改造,市区“快速中环”主线通车。特别是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下足绣花功夫,努力实现市区“八无六化”、乡村“五清一改”,让城市更具颜值、气质和价值。
五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我们锚定高质量发展任务,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统筹推进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顶格落实人才新政22条,努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来尧创业、更多优质企业在尧投资。目前,我区已经与省内外27所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柔性引进3位院士、9个博士团队,推动15项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在尧都转化应用。特别是今年以来,韩国现代集团企业代表团、新西兰山西商会代表团等34批投资企业来尧考察,华为、网易等30家企业签约,投资总额88亿元。
六是民生福祉日益提升。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集中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业,“零工市场”、技能培训、“1311”就业帮扶机制保障群众充分就业,教育集团覆盖23所中小学,医疗集团实现三级转诊、分级诊疗,社保、养老、托育、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平安尧都、法治尧都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日益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目标,坚持“三区三地”战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锐意进取、笃行不怠,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尧都实践新局面,奋力为临汾实现“三个努力成为”作出尧都贡献。
在这里,我们真诚地欢迎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宣传尧都、推介尧都,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宝贵建议。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调研员李峰: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回答记者提问。按照惯例,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请开始。
山西经济日报临汾记者站记者提问:山西是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尧都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请问在能源革命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尧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于乐:
2019年山西被确定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后,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一是煤炭产业更加智能。我们将数实融合作为主攻方向之一,不断深化与华为矿山军团在智慧矿山领域的务实合作,大力推动智能化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改造,在完成东泰鑫源智慧矿山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本地煤炭企业共建智慧矿山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建成智能化矿井2座、智能化工作面11个,先进产能占比达82.8%。
二是电力产业更加绿色。我们将绿色低碳作为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坚持源网荷储一体推进,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景能和丰2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全市首家整镇制光伏发电项目在金殿实施,晶旭绿能、中航工业两个百兆瓦级光伏电站项目启动建设,飞轮独立储能调频电站项目落地实施。截至目前,全区新能源备案装机容量达800兆瓦,能源产业“含绿量”不断攀升。
三是能源结构更加低碳。我们坚持“双碳”目标,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市区内公交车、出租车、洒水车、物流车全部更换纯电动车辆,企业厂区、建筑工地全部完成运输车辆、工程机械新能源替代。2017年至今,尧都区连续推进清洁取暖,累计改造10万余户、1870万平方米,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全区煤炭消费持续下降,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2.2%。
山西画报临汾记者站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尧都区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取得了很好成绩,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尧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赖兴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尧都区聚焦“三个努力成为”战略目标,坚持以“数”赋能、以“数”谋城、以“数”制胜,主动拥抱数字变革,抢先布局数字产业,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尧都云商产业园和山西智创城NO.11(临汾),同步做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两篇文章”,吸引了字节跳动、华为、百度、阿里、网易、360、优炫等一大批知名数字龙头企业入驻,大模型、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安全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链生态圈不断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呈蓬勃发展态势。
一是数字企业加速聚集。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尧都云商产业园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先后引进89家数字经济企业,带动就业3000余人,2024年1—8月数字经济营收达到22.86亿元,预计年底可达34亿元以上,实现了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品牌带动效应。尧都云商产业园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省级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集聚区”。
二是数字生态初步形成。发挥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示范带动效应,打通产学研通道,引入硕博及海外高层次人才140余人、本科学历以上人才2000余人,其中本地人员占比达到80%,人才回流和磁吸效应明显。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等4所高校共建11个区校合作基地,与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共建信创实验室,初步实现了数字技术人才、科研、产业全链条贯通。
三是数实融合赋能发展。积极引导数字企业强化应用创新,加强与本地实体企业合作,不断做大数字经济规模,丰富数字经济业态,加快推进全领域、全行业、全产业链数字赋能。百度标注基地带动发展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企业28家,华为云创与煤矿企业共建智慧矿山,360与全市中小微企业开展数字安全合作,百信年产10万台信创整机生产基地全面投产,阿里云(临汾)双碳数字经济产业园、网易(临汾)联合创新中心投入运营,优炫凌云与本地企业合作建设农业数据库,同曼直播基地直播带货全市“特”“优”农产品赋能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正在推动尧都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继续巩固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信创、半导体等核心产业,积极拓展无人驾驶、柔性显示等关联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
记者观察记者提问:刚才提到,尧都区正在开展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请问有哪些具体措施?
尧都区副区长范志军:
近年来,尧都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城市“双品质”建设理念,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交通更加有序,环境更加整洁。在此基础上,从今年8月份开始,我们开展了整治提升行动,坚持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分类施策相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把握节奏与常态治理相结合的四个原则,覆盖城乡,划片分区,有侧重、抓提质、树标杆,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整洁有序、风尚文明”的宜居宜业标杆。其中:
城区部分以“八无六化”为目标,突出背街小巷、马路市场、交通秩序、居民小区等9个重点,努力做到无私搭乱建、无道路破损、无堆物堆料、无占道经营、无乱停乱放、无乱贴乱画、无凌乱架空线、无生活垃圾乱扔乱倒,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硬化、规范化。目前,426条背街小巷启动垃圾清理、弱电整治,东城片区施划停车位5000个,更新交通标线3.9万余平米,五一东路等3个便民市场投入使用,建筑围挡全部规范更新,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乡村部分以“五清一改”为目标,以精品示范村和提档升级村为引领,突出村容村貌、庭院卫生、路域环境等8个重点,努力做到清理村庄残垣断壁、生活垃圾、村内河渠、农业废弃物、农户庭院,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目前,各乡镇已经建立环境卫生治理机制,沿街店铺实行“门前三包”,沿街沿路和村民广场开展秋季绿化,“积分制”“清单制”等基层自治机制全面推广,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最美街巷等评选活动形成示范引领,路畅、村净、人和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同时,围绕108国道、309国道、520国道、临浮线、临夏县等国省道路县区交界处和3个高速出口,正在完善路灯、护栏、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开展绿植补栽修剪,因地制宜打造微景观,努力展现尧都的最好形象。
临汾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刚才,区长提到“黑神话:悟空”对文旅产业带来了现象级影响。请问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尧都区旅游有哪些成效和体现?
尧都区副区长石新亭:
尧都区因4300多年前尧帝在此建都而得名,被誉为“华夏第一都”,拥有尧庙、尧陵、仙洞沟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是国际知名的尧文化旅游目的地。
近期,《黑神话:悟空》上线后走红网络。该游戏选取了全国36个景点作为游戏场景,其中27处是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戏玩家和游客到山西打卡,尧都区游客数量也明显增加。国庆期间,尧都区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3.6万人次,同比增长24.5%;营收165万元,同比增长21.4%。
为满足广大游客对国庆假期旅游的需求和期待,让文化旅游赋能美好生活,我们按照省、市“跟着悟空游山西、游临汾”活动部署,立足尧都丰富文旅资源和唯一市辖区的区位优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全员行动,提质增效,为来尧游客提供了温馨、舒适、精致的旅游环境。
一方面,我们依托景区,以尧文化为核心,开展了“梦回尧都·陶唐风骨”沉浸式情景体验活动,分时段进行文化展演,情景舞蹈《四时姑娘》、互动情景剧《寻蚁造井》、情节剧《千古尧风》等系列表演将真人实景演艺与互动巧妙结合,为游客带来了更加丰富、更加多样、更具沉浸感的游览体验。
另一方面,我们围绕主城区优势,紧盯游客需求,发挥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组织各单位做好国庆假期服务保障,提升住餐服务质量,稳定市场价格秩序,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努力让广大游客体验到最优质的“回家”服务。特别是围绕游客食宿条件和经营秩序,与辖区酒店经营主体签订价格承诺书165份,开展专项检查285家次,坚决打击假期提价行为。国庆期间,我区酒店入住率达到74%,让国庆假日的“流量”转化成了经济发展的“增量”。
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古建筑、传统文化、非遗产品等丰富资源,积极谋划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文旅产品,推动尧都文旅加速“出圈”。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调研员李峰: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非常感谢于乐同志、赖兴国同志、范志军同志、石新亭同志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祝各位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