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优化营商环境 入企帮扶指导”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4-12-06 17:01:31   来源: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12月6日上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优化营商环境 入企帮扶指导”新闻发布会。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赵志辉、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副科长李贵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李华锋主持。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李华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临汾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优化营商环境 入企帮扶指导”新闻发布会。这是市消防救援支队进一步深化执法改革,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采取的系列举措。通过为企业上门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为全社会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赵志辉、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副科长李贵挺,为大家介绍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主要做法,并就主要内容进行宣贯解读。

今天的发布会共两项议程。一是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赵志辉介绍市消防救援支队“优化营商环境 入企帮扶指导”的具体工作措施。二是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赵志辉作介绍。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赵志辉: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近年来,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稳定大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一支纪律队伍,市消防救援支队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关于优化消防执法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执法为民、服务至上”理念,创新消防社会管理工作新模式,着力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为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实际,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 入企帮扶指导工作措施》,为企业主动上门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现将基本内容宣贯如下:

一、消防安全技术服务主要内容

1.主动帮助企业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2.主动帮助企业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3.主动帮助企业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4.主动帮助企业整改重大火灾隐患。

二、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开展方式

1.全市范围内的消防救援机构,每年主动对本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以及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2.其他单位可向所在辖区内消防救援机构主动申请,消防救援大队在10个工作日内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服务。

三、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具体措施

1.企业内部日常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西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对企业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要求、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设备及其他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指导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必要时可以组织消防领域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帮扶排查的隐患问题填入企业日常防火检查登记表。

2.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针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普通职工培训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消防安全知识、隐患排查整改方法、逃生自救常识等内容。

3.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指导编写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包括实地拉动演练、实施演练评估、总结分析演练效果等内容。

4.整改重大火灾隐患:指导企业制定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方案,包括分析、论证整改难点和技术问题,制定整改期间消防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

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结果运用

1.对企业内部日常消防安全检查进行指导帮扶,企业应该对发现的问题积极组织整改,属地消防救援机构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时发现被帮扶单位存在排查记录所列隐患问题的,依法督促企业整改,根据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在全省消防安全领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通知》,属于《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所列情形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但再次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隐患问题未及时整改的,将依法处理。

2.指导帮扶企业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的,可以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其他单位全年开展消防培训和消防演练的内容。

3.企业在重大火灾隐患存续期间,辖区消防救援机构提供了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可以视为采取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在量罚情节方面应该予以考虑。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李华锋: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日报社临汾记者站记者提问:

请介绍一下我市今年的火灾形势。

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副科长李贵挺:

截至目前,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各类警情5596起,出动5797队次(含增援),同比去年起数上升2.94%;其中,火灾扑救2948队次、勤务任务602队次、抢险救援848队次、社会救助1269队次、其他出动130队次,出动消防车8851辆次,出动消防救援人员44047人次,抢救被困人员494人次,疏散被困人员288人次,抢救财产价值2170万元,保护财产价值2439.7万元。

下面,重点对火灾形势进行分析

(一)从火灾发生的时间看,3月份火灾最多。1月份发生火灾212起,占7.57%;2月份发生火灾274起,占9.79%;3月份发生火灾663起,占23.69%;4月份发生火灾316起,占11.29%;5月份发生火灾284起,占10.15%;6月份发生火灾378起,占13.50%;7月份发生火灾163起,占5.82%;8月份发生火灾134起,占4.79%;9月份发生火灾150起,占5.36%;10月份发生火灾146起,占5.22%。

从火灾发生的时段看,火灾多发于生产、生活时段。以两小时为一个时段,10时至22时的6个时段,发生火灾2228起,占总数79.6%。

(二)从火灾发生的原因看,自燃、吸烟、电气故障、用火不慎引发火灾较多。其中:自燃737起,占总数的26.33%;吸烟引起火灾601起,占总数的21.47%;电气故障引起火灾567起,占总数的20.26%;生活用火不慎410起,占总数的14.65%;遗留火种265起,占总数的9.47%;玩火79起,占总数的2.82%;机械设备故障引起火灾51起,占总数的1.82%;生产作业火灾31起,占总数的1.11%;放火30起,占总数的1.07%;其他火灾原因13起,占总数的0.46%;外来火源5起,占总数的0.18%;不排除原因4起,占总数的0.21%;雷击3起,占总数的0.11%;静电引起火灾1起,占总数的0.04%。

(三)从火灾发生的场所看,户外露天场所发生的火灾较多。建构筑物发生火灾686起,占总数24.51%,其中居住场所发生火灾488起,占总数17.43%。户外露天场所发生火灾1602起,占总数57.23%,其中荒地杂草发生火灾1127起,占总数40.26%;室外小型变压器、配电柜、电线电缆等发生火灾215起,占总数7.68%;其他露天场所发生火灾260起,占总数9.29%。

(四)从火灾发生的区域看,农村火灾起数较多。城镇发生火灾909起,占总数32.48%;其中城市市区发生火灾364起,占总数13%;县城城区发生火灾459起,占总数16.4%;集镇镇区发生火灾73起,占总数2.62%;开发区、旅游区发生火灾13起,占总数0.46%。而农村(村、寨、屯等)发生火灾1890起,占总数的67.52%。

山西晚报临汾记者站记者提问:

请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如何申请消防安全技术服务?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赵志辉:

根据我们的工作措施,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我们每年会主动上门提供一次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对于一般单位,大家有两种方式提起申请,一种是我们会在“临汾消防”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具体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大家可以直接打电话申请;一种是大家可以直接去辖区的消防救援大队申请技术服务。在此,我们也向大家作出承诺,如果大家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可以直接拨打“12345”热线向我们反映。

临汾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在介绍这项措施结果运用的时候,提到了企业如果申请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后,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适用包容审慎监管,请详细解读一下?

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副科长李贵挺:

我们所说的包容审慎监管,是市消防救援支队按照《行政处罚法》的基本精神,本着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推行的一项惠民利企措施。主要内容就是“轻微免罚”和“首违不罚”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的把握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首次和轻微是免于处罚的并存条件,首次但严重的违法或轻微多次的违法行为不属于免罚情形。第二,首次的界定有两种情形,一是相对人第一次出现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二是相对人虽不是首次违法行为,但属自检自查发现并正在积极整改,能够按照期限完成整改,尚未构成严重后果的,视为首次,免予处罚。第三,轻微违法主要是指当场能够整改,尚未构成严重后果,根据自由裁量导则可以适用免予处罚的情形。

举例讲主要有四类:一是如常闭式防火门未关闭、遮挡消防器材等当场能够整改的;二是如灭火器过期失效等同类极少量违法的;三是如消防器材设置不符合标准,但相对人已自行发现,并积极整改的;四是如因室内装修、设备维护等确实需要局部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已书面报经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并落实相关措施。

辖区消防救援机构如果在技术服务中发现了企业一些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企业可以不用接受行政处罚。而在技术服务结束后,如果消防救援机构在双随机又抽中相关企业并发现违法问题,还可以再次适用首违不罚,相当于这个措施,给企业上了一道保险。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李华锋: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同志出席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祝各位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