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站在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隰县农商银行党委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紧密贴合县委县政府战略布局,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核心高度,立足县域实情,全方位发力,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注入强劲金融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一、精筑标准,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隰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这一核心主题,以构建完备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切入点,从顶层设计层面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同时,积极拓展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与市场体系,精心服务各类兼具显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为绿色产业的茁壮成长打造肥沃的金融土壤。
二、健全机制,提升绿色金融质效
为确保绿色金融工作有序推进,隰县农商银行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组建专业的绿色金融部门。各党支部协同配合,根据实际需求建立起多部门联动的绿色金融工作领导与协调机制,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绩效考核中,突出绿色金融实施情况的考核权重,激励全员积极投身绿色金融事业。在坚守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底线前提下,大胆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量与风险管理水平。
三、创新驱动,增强绿色金融动能
隰县农商银行着力构建有利于绿色金融创新的工作机制,持续加大对绿色金融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争创“乡村振兴主办银行”,通过优化绿色金融信贷结构,加快绿色信贷、绿色票据、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搭建一站式绿色金融产品超市,为绿色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显著增强了自身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有力推动绿色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四、坚守定位,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隰县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支散的市场定位,紧密跟随政府决策部署,精准对接“三农”需求与产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在支持玉露香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成效卓著,累计向5000余户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金额高达8亿元;为185户梨果大户提供“兴旺贷”,共计1.25亿元;投放“三防贷”,支持578户农户开展防雹、防冻、防风工作,贷款金额达1.26亿元,并助力建设3000亩三位一体防灾设施;为12户梨商发放“梨商通”仓单质押贷款4530万元;向395户电商从业者发放“电商贷”8885万元,惠及56家小微企业,同时签约特约商户1452户;发放“银政园区贷”9100万元,支持54户企业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精准支农支小举措,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自体造血”功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在2024年,隰县农商银行凭借突出表现,荣获中华合作时报全国十佳“农村金融优秀支持特色产业机构”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其过往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激励其在新的一年持续奋进、再创佳绩的强大动力。 (闫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