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农商银行:聚焦三大重点领域,持续赋能县域产业发展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信合要闻

近年来,永和农商银行紧密贴合县域实际情况,精准锚定农户、产业、农业生产托管三大重点方向,不断探索并完善全链条金融支持保障机制,为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一、以农户为主体,全面授信筑牢金融根基

农户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永和农商银行通过扎实推进全面授信工作,全力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明确工作目标:充分考量永和的地域特征与人口规模,该行制定了“在全县完成1万户授信,授信金额达8亿元”的工作目标。将任务细化分解,制定详细的时间表与作战图,坚持每周督导跟进,以明确的目标导向,引领全行上下稳步推进授信任务。

掌握信息资源:全面开展授信评议工作,构建了黑名单(有不良信用记录)、灰名单(超龄)、绿名单(已获授信)、白名单(目标授信客户)四种授信模型。通过这一模型,深入了解所有潜在授信客户的具体需求,制定极具针对性的授信策略,显著提升授信工作效率。

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县域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以多元化的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信贷需求。同时,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坐门等客”为主动“出门获客”。全体员工既是业务拓展的战斗队,也是政策宣传的宣传队,全面深入乡镇、社区、商户、企业及单位,力求让全县客户都能了解、熟悉并使用授信服务。

全面覆盖推进:秉持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先内部后外部的工作思路,一户一策稳步推进,逐步扩大授信覆盖面。截至3月末,全县共有10124户可授信客户,该行已累计完成授信6680户,授信金额达79769.23万元;累计用信5821户,用信金额61492.27万元,累计用信率高达87.14%,授信覆盖面达到65.98%。充足的备用资金,极大地增强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创业增收以及扩大规模等方面的底气与信心。

二、以产业为核心,精准支持助力产业兴旺

聚焦产业兴旺这一关键目标,永和农商银行持续探索适用于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信贷产品,采用适配产品与便捷流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专项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全县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

支持种植产业发展:该行创新推行“银行+产业”的工作模式,通过金融支持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管理与技术优势,带动农村粮食产业发展,有效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市场衔接困难等问题。例如,为永和县地之源农产品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注入资金440万元,助力其开展玉米、高粱、豆类、中药材、酸枣等农作物的加工与销售业务。资金的注入帮助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有力带动了周边村委农户的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户增收。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支持种植农户1413户,金额达25679.15万元。

支持养殖产业发展:采用“银行+带头人”的工作模式,通过金融扶持养殖大户或返乡创业能人,带动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助力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村镇实现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全力支持枣羊养殖及特种养殖。为返乡创业的桑壁镇农户药某提供5万元金融支持用于养羊,并积极协助其改进养殖技术,推动产业稳健发展。如今,药某已扩建5个羊圈,养殖规模从最初的50多只增长至200多只,年收入达6万余元。此外,为永和县海纳养殖有限公司李文昊投放“创业担保贷”20万元,用于林麝繁育养殖及麝香提取的特种养殖业务,并通过贴息政策减免信贷利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以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响应政策助力增产增收

随着县域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的蓬勃兴起,永和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服务网络健全、服务手段创新、人员配备充足等优势,推出“农机贷”“托管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为托管农户、托管服务组织以及农机手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已累计为63户农机手投放资金945万元,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进程装上了强大的金融引擎。新兴的农业托管服务组织凭借科学高效的耕种手段,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就业岗位,为产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杨摄)

[编辑:李国刚]
  • 黄河新闻网传媒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临汾拍客 更多>>
隰县:花园小区春光美
小西天春“禅”盎然
千年传承赛鼓车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小西天凤凰街又忙了
临汾涝洰河生态公园游人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