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召开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专题新闻发布会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时政要闻 > 

黄河新闻网临汾讯(记者 李国刚)4月28日,临汾市委、市政府召开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新闻发布会,同时宣布“临汾营商环境”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上线。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张林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胡建军,市纪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董建福,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萍萍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调研员李峰主持。

张林海介绍了临汾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工作运行情况。临汾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是临汾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推出的关键举措,是全省首条开通的投诉举报公职人员在营商环境方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监督专线。专线开通运行两年以来,秉持着“为企办事、为民解忧”工作理念,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始终保持高效运转,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张林海说,专线始终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多部门协同联动的诉求反映体系。截至目前,累计收到各类投诉举报2627件。其中,投诉举报类369件,咨询类2258件。咨询类事项全部得到准确答复、顺利办结。转办的369件投诉举报事项中,转市纪委监委查办31件,转相关市直单位核实办理106件,转相关县(市、区)核实办理232件,已办结362件,剩余7件正在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和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两年来,专线共办结各类投诉举报2620件,办结率达99.7%,满意率达99.4%;43名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因举报查实,被纪检监察部门严肃问责,其中2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审查起诉,41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警告等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张林海还介绍了同日正式开通上线的“临汾营商环境”微信公众号。该平台是专线新的微信受理端口,设有消息功能和服务功能两个模块。在消息功能模块,主要加强信息推送,设有“新政速览”“营商要闻”“经验借鉴”“优商实践”“权威洞见”“商界回声”“临汾形象”7个板块。在服务功能模块,设置“营商动态”“营商服务”“投诉举报”3个板块。其中“投诉举报”板块包含“我要举报”“我要评价”两个栏目。“我要举报”专门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类破坏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设有“首次举报”和“再次投诉”两个端口,若问题未妥善解决,或举报人遭遇打击报复,可通过“再次投诉”进行申诉。“我要评价”主要收集社会各界对临汾市营商环境反馈与评价。除此之外,还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多种投诉渠道,确保所有涉及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都能及时有效地汇集到专线协调处理。

张林海表示,专线在运行过程中,持续完善细化工作流程,始终坚持接诉即办、每案必复,通过精简内部流转环节、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加强投诉事项预警督办,按时回访收集反馈意见,完善优化了“接诉即办、限期办结、提醒督办、回访评价”的闭环管理模式,高质高效处理好各类投诉事项。经过流程优化,投诉事项平均处理时长缩短,办理效率显著提升,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与好评。临汾市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警示、健全制度,强化保障、全域宣传,全力以赴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胡建军介绍了临汾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坚持对标一流,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024年,临汾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项指标增速排全省第一。2022年至2024年,临汾市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获得“2023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24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

先后有抖音、华为、百度、腾讯、运达、中信、深宝安、大陆希望、上海华域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临汾。一是化繁为简,坚持所有常办审批事项向全国最短时限看齐,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推动“综合窗口”改革,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着力推动审批效能提速。二是健全机制,推行全市域投资项目全代办,建立项目建设全链条管理推进机制,着力推动服务质量提标。三是搭建平台,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政企对接活动,着力推动政企沟通提效。四是强化监督,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发挥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着力推动办事效率提升。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更高标准深化改革,以更实作风服务企业,以更严要求强化监督,以实际行动打造“你永远可以相信临汾”的良好口碑。

董建福介绍了临汾市纪委监委监督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压茬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自2023年起在全市连续开展3轮专项检查,抽调136人,成立13个组,对17个县(市、区)、临汾经济开发区和市直43个重点部门,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履行“两个责任”、权力运行等情况,实地察访企业2000余家,个别谈话150余人,走访群众300余人次,综合运用“五账”工作法和“三单”管理模式,全链条跟踪整改。截至目前,已推动整改问题1018个,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79个,以有力有效监督为政策落实破障、为涉企服务清阻,推动减税降费、创新激励等政策措施直达快享。

二是持续深化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执行政策打折扣、落实责任等靠要、滥用职权谋私利、慵懒散漫不作为等6方面28类问题,一查到底,坚决亮剑。坚持贯通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派驻监督,定期开展入企明察暗访、县级之间交叉检查、典型问题督查督办等专项行动,最大限度提升专项整治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违纪违法问题1010件,党纪政务处分950人,移送审查起诉103人,释放了“谁破坏营商环境就坚决查处谁”的强烈信号。

三是纵深推进“两不一欠”问题专项治理,一方面,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助企惠企等工作中约定事项不履约、配套政策不执行、资金结算不及时等问题全面起底,采取“定期调度、重点督导、巡回指导”等措施,靶向施策,集中攻坚,推动分类解决。

截至目前,已解决“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108个,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4.95亿元,有效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对“两不一欠”问题背后的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违纪违法问题,以及专项行动中消极应付、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问题,严查快处,坚决彻查。

截至目前,共查处有关违纪违法问题76件、党纪政务处分59人、移送审查起诉21人,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治理成效,以可感的变化不断厚植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优势。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优化营商环境之需、作为监督执纪问责之要,坚持政治监督常态化,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坚持一体推进查改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起抓,为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董建福还就6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

1.安泽县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县长张国强利用职务便利,搞权力寻租、利益交换,借机非法收受、索取企业财物等问题。2017年至2024年,张国强利用担任安泽县马壁乡党委书记、唐城镇党委书记以及安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便利及影响力,在帮助企业承揽工程、办理土地手续、结算工程款等过程中,非法收受、索取企业巨额财物,严重损害亲清政商关系,破坏当地营商环境。此外,张国强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5年1月,张国强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曲沃县原政协副主席、应急管理局局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建红利用职务便利,搞权钱交易、靠企吃企,非法收受监管企业财物等问题。2021年至2024年,李建红利用担任曲沃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等职务便利,在辖区企业申请复工复产、申报动力用电等过程中,非法收受企业巨额财物,引发企业强烈反映,对当地营商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此外,李建红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5年2月,李建红受到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3.尧都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高鹏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等问题。2019年至2024年,高鹏利用职务便利,在尧都区民办学校、施工单位等申请办理办学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证等过程中,人为设置障碍,授意下属人员未经其同意不予受理、办理业务,迫使申请办证人员上门寻求其关照,先后索要、收受巨额财物,造成企业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行政审批部门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此外,高鹏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10月,高鹏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4.乡宁县工信和科技局原副局长闫维列借为企业办理财政奖补资金之机,非法收受钱款等问题。2019年5月,闫维列利用分管商贸股职务便利,在为辖区内某企业办理年度财政奖补和服务业提质增效显著企业财政奖励资金过程中,以需要资金“周转”为名,非法收受企业巨额钱款。此外,闫维列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11月,闫维列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5.临汾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一中队原负责人张勇以权谋私,违规承揽业务,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等问题。2008年至2023年,张勇在担任临汾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工程师、安全应急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期间,违规以他人名义成立临汾市道路运输协会,利用职务便利,为该协会承揽业务,以权谋私,破坏公平竞争,严重干扰市场秩序。此外,张勇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6月,张勇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6.洪洞县交通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文俊变相指定培训机构,违规收受“好处费”问题。2023年2月,张文俊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插手行业培训,以推荐方式变相强制指定培训机构,对洪洞县道路运输企业“两类”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收受该培训机构5条香烟,侵害培训人员自由选择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023年6月,张文俊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陈萍萍介绍了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做法。

一是始终服从服务大局,着力打造重商安商的政策环境,连续两年部署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制定《临汾市政法机关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点举措》《临汾市加强产权司法保护2024年行动计划》,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二是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紧盯侵企扰企的“行霸”“楼霸”“村霸”“矿霸”等问题,持续开展“扫黑恶、治电诈、打盗窃、禁毒品、护民生”为重点的系列专项行动,依法惩处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三是始终注重提升护企水平,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聚焦企业法治服务需求,推进“一企一警”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化“惠民利企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成立“警企联络办公室”,搭建“检企共建平台”,持续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调解进企业”“调解进市场”活动,不断提升执法司法服务保障便利化水平。

四是始终强化执法监督作用,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建立常态化案件评查工作机制、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对重大案件及时跟踪督办,组织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执法检查、政法干警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纪律作风督查、政法系统从严纠治政法干警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全市政法干警端正执法司法理念、规范执法司法行为、改进执法司法作风,擦亮临汾优质营商环境法治底色。

全市政法系统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坚决扛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治责任、法治责任,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开展涉企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强化法治宣传与服务,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席亚文]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