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输血医学科主任宋萱:用专业和严谨守卫“红色生命线”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卫生健康新闻

生命离不开血液,许多疾病的治疗同样离不开输血。作为输血医学科的掌舵人,多少个日日夜夜,我带领科室人员全身心投入于储血、供血、输血检验、输血治疗及临床科研等各项工作中,用专业和严谨守卫着这条至关重要的“红色生命线”,在患者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健康安全。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变化,科室的名称几经更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早在1996年,刚刚毕业的我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时,输血医学科的前身——“血库”尚隶属于检验科,所开展的工作较为单一,以简单的血型检测和配血服务为主。

在检验科工作的那些年,我紧紧抓住学习、提升的机会,潜心钻研、醉心实践,熟练掌握每一项检测项目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确保每一项检测结果精准有效,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积攒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迅速成长为科室技术骨干。也正是这种严谨、较真、不断探索的精神,赋予了我敢于应对新挑战、开拓新领域的勇气和信心。

2005年血库独立成科,先是更名为输血科。2014年,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设施设备全面提档升级,为各科室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输血科又更名为输血管理科。根据医院业务发展需要,我离开了熟悉的检验科技术岗位,承担起输血管理科主任一职,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管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之而来。

2016年,输血医学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意味着科室的功能定位及诊疗项目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深知,从“血库”到“输血治疗”,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在这种新形势下,只有持续提升科室的软硬实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重新规范科室各项制度和流程,首先提出“输血工作和患者生命息息相关,必须做到零差错”的刚性要求,完善了从血液入库到输血结束全过程的质量体系,绝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发生。其次,从抓制度建设入手,不断改进各项操作规程,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同时,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和知识学习,在“内”建立了科室人员人人讲课制度,向“外”定期组织人员前往北京、上海进修学习,除了要做好日常的配血、发血、输血检验及指导临床用血外,还要积极学习和引进输血治疗的新项目、新技术,承担起全新的使命。

为了早日开展输血治疗,拓展相关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我常常加班查文献、找资料、协调各种事项、改造治疗室等,不断打磨细节、提升标准,于2021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血液治疗。同年9月底,皮肤科收治了一位78岁的重型天疱疮患者。患者全身多处长有大量红斑水疱,并不断发生溃烂,疮口难以愈合且瘙痒异常,为此辗转了多家医院、采用了多种治疗办法,却见效甚微、无法根治,令其饱受折磨、苦不堪言。

依据相关临床研究和治疗表明,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尽早使用淋巴血浆置换术,以缓解病情、减少激素的应用。参与会诊时,我经过反复评估,慎重地提出了这一治疗办法。起初,主管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此持怀疑态度,考虑到老人年纪大、病情重,不敢“冒险”尝试。我们用诚恳的态度以心换心,用耐心细致的专业讲解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国庆长假期间加班加点为患者实施了淋巴血浆置换术,并密切留意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奇迹发生了!经过短短三天时间,患者身上的创面逐渐结痂,没再发生新的破溃,医生家属都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那一刻,我们内心的喜悦无法言表,既有治愈患者的欣慰感,也有成功攻克新技术的成就感。

通俗来讲,淋巴血浆置换术就是把患者的血液在体外“洗一遍”,去掉“不好”的成分,再补充一些“正常”的血液成分回输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第一例患者治疗成功,充分验证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一鼓作气,将新技术应用于更多疑难疾病。2022年6月底,我们联合神经内科,在格林巴利综合征(一种典型的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患者病危住院的第2、4、7天进行了3次淋巴血浆置换术,使患者的病情在急性进展期得到有效控制,顺利逃离了死神的魔爪,又一次创造了“全市首例”。目前,淋巴血浆置换、半全血置换、全血置换技术已在我科常规开展,为临床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科在2023年正式更名为输血医学科,再度开启了输血事业的新篇章。从2015年至2024年,我负责输血医学科工作的这9年,是输血医学快速发展、急速变革的9年。为了与时俱进,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几乎没有年休,每天都是最早来、最晚归,利用三个“三年”对科室工作进行了“大革新”。第一个“三年”推动输血科参与临床用血管理,按三甲要求将医师合理用血纳入绩效考核,我院输血病历合格率由8%提升到80%左右,并在全省学术交流会上交流经验,得到了全省输血界同行的认可。

第二个“三年”在全省首家启用物联网冰箱,开启手术和急诊床旁取血里程碑,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响应速度;实现了输血科由单纯发血向临床治疗的转变,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医技护一体规范输血治疗团队,在全市率先开展了TEG血栓弹力图、自体储血、血小板抗体、RhE、Rhc检测、疑难血型和疑难配血等技术项目。

第三个“三年”在全市率先开展输血治疗,开展的三氧自体血回输、富血小板血浆(PRP)采集治疗、血脂去除、红细胞、血小板去除、淋巴血浆置换治疗等输血治疗项目,有力填补了我市相关领域的多项空白,多项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成为全省规模较大、技术和设备力量较雄厚的输血专业科室。

如今,输血治疗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和认可。其中,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是通过离心的方法从全血中提取出血小板浓缩液,包括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堪称人体“再生药”,在修复软组织创面、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滑膜炎、软骨磨损、皮肤美容、薄型子宫不孕不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开展以来已惠及诸多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需10至15天一疗程,为了让患者治疗不间隔,我们经常周六日加班。有一名脑梗患者,由于一侧肢体活动受限,血管条件非常不好。每次在穿刺后,都必须手扶针头,保持一个姿势40分钟,待治疗结束后,腰酸痛得直不起来。一位来做治疗的阿姨看到后,拉着我的手说:“看到你们一心为患者,让我们感动得想哭。”

一切为了患者,正是我从医的初心,也是我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输血医学的迅速发展,专业范畴不断扩大,我们作为临床一线的“幕后工作者”,将继续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医者初心,以“精准输血+治疗”为方向,以“安全、合理、科学、有效”用血为目标,继续培育优秀人才、加大科研力度、攀登医学高峰,引进开展更多前沿技术,致力于成为区域内的行业标杆,推动全市输血医学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用鲜红的血液救治鲜活的生命,给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临汾市人民医院)

[编辑:席亚文]
  • 黄河新闻网传媒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临汾拍客 更多>>
小西天凤凰戏台开展戏曲展演
街头惊现“女先生”科学家海报
亲子剥玉米 快乐促成长
社区春晚(临汾)城市赛专场演出
中医传承——隰县有个马医生
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