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临汾讯(记者 孔志华 通讯员 王政)2月19日,正值农历正月二十二,黄河之畔的马斗关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事 ——“巳巳大吉・黄河鸿运”2025 马斗关古庙会。一时间,古老的渡口热闹非凡,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赴这场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一同感受传统民俗与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
当天,大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志华等县领导亲临现场,不仅对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特色产品展销台。
马斗关古庙会历史源远流长,据黄河仙子祠内碑文记载,其起源可追溯至元代,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传说正月二十二是黄河仙子曹仙媪(曹娘娘)坐化之日,后人为祭祀她,将这天定为庙会日,会期连续三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庙会已成为大宁县的文化瑰宝,黄河仙子的传说也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促进晋陕文化交流、推动文旅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进庙会现场,处处洋溢着热闹的氛围。游客与群众穿梭其中,或是在特色产品展销台前挑选心仪的手工艺品,或是在美食区品尝地道的风味小吃,或是围坐在戏曲表演台前欣赏精彩的蒲剧演出。在黄河仙子祠前,前来烧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收获平安与幸福。
商户贺秀萍激动地说:“能参加这次庙会太开心了,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大宁的手工非遗文化,这些手工艺品可都是我们传承多年的心血。” 游客马迎风表示:“在手机上刷到庙会的消息就赶来了,现场真的热闹,各种非遗展示和特色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游客白记生也赞不绝口:“庙会办得好,传统文化氛围浓厚,能看到这么多非遗项目,真的很过瘾。”
本届庙会以非遗为核心,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传统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非遗展示区里,剪纸、面塑、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一一亮相,文物主题游径带领游客探寻历史的踪迹,摄影展定格下美好的瞬间。
除传统的民俗表演外,还设有民俗非遗展示、文物主题游径、摄影展和景区集章打卡等环节。在非遗展示区,剪纸、面塑、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一一呈现,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蒲剧作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种,更是为庙会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来自山西、陕西两省的群众在仙子祠前祭拜祈福后,纷纷沉浸在逛集市、品美食、赏大戏的欢乐氛围中,尽情享受着这场非遗文化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庙会上热闹的牲畜交易市场如今已不见踪影。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各类先进的农用设备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逐渐取代了传统牲畜在农业劳作中的作用 ,这使得牲畜交易市场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马头关作为黄河上的古渡口,处于山西大宁与陕西延长之间,素有 “鸡鸣二省” 之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岸民间往来密切,秦晋联姻频繁,人流物流不断。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至二十五,马头关传统庙会都会在此举行,吸引着延长、大宁及周边县数千农民前来赶会。
这里还是红军东征的首选地、河防保卫战的主战场以及《黄河大合唱》的第一现场。马头关黄河峡谷段,处在晋陕黄河大峡谷中部,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尽管曾经的牲畜交易市场已成为历史,但马斗关古庙会凭借其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依然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地区交流的重要平台。它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也让更多人领略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