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汾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到一面锦旗,“妙手仁心护新生,精湛医术佑安康”的烫金大字格外醒目,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
2月18日14时23分,新生儿科的电话急促响起,临汾某医院新生儿科紧急求助:一名患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正在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患儿,在机械通气下突发肺动脉高压,病情危急,急需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因条件限制,希望能迅速转至临汾市妇幼保健院。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电话后,新生儿科转运小组立即行动,新生儿转运车风驰电掣般驶向患儿所在医院。与此同时,科室值班人员在副主任饶飞的指挥下,迅速开启“备战”状态。暖箱温度迅速调至适宜,抢救监护仪、有创呼吸机、亚低温治疗仪、脑功能监测仪以及吸入一氧化氮治疗仪等设备依次就位,医护人员仔细调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患儿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转运车疾驰返回,患儿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NICU。此时,患儿在有创呼吸机支持下,反应微弱,四肢肌张力低下,全身皮肤发绀,血氧饱和度仅70%,情况十分危急。付甜甜护士长迅速指挥,责任护士刘丹快速连接有创呼吸机和一氧化氮仪,护士郭彩红连接亚低温治疗仪和脑功能监测仪,护士朱小丽则依医嘱采集血标本、检查静脉通路并连接液体。短短10分钟,所有操作一气呵成。随着一氧化氮治疗仪启动,奇迹发生了,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到90%以上,紧张的病房里出现了生机。
在后续治疗中,该院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刘国华每日早早来到病房,仔细查看患儿生命体征,提供专业细致的指导。经过72小时的亚低温治疗,患儿成功闯过难关,未出现抽搐症状,顺利复温。4天后,一氧化氮吸入停止;5天后,呼吸机支持改为无创cpap治疗,患儿病情逐渐稳定,转危为安。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悉心照料下,患儿最终平安出院。
新生儿科副主任饶飞表示:“每次面对紧急情况,我们都深感责任重大。新生儿病情变化快,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专注与专业。我们会不断提升救治能力,为更多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据悉,临汾市妇幼保健院自2015年9月开展新生儿院前转运以来,已累计转运2000余人次,为全市17个县市的危重新生儿开辟了绿色通道,得到各县级医疗单位的认可。科室还先后开展PICC、UVC(脐静脉置管术)、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2018年开展亚低温技术、脑功能监测技术;2021年在临汾市首家开展吸入NO(一氧化氮)治疗PPHN(肺动脉高压),填补了全市在此领域的空白。
透过监护室的玻璃窗,新生命那有力的心跳曲线,恰似动人的音符,谱写着现代新生儿医学的精彩乐章。临汾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新生儿救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用专业技术和无畏勇气,一次次书写生命奇迹。(解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