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项目建设“热气腾腾”奋进干劲“满格”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随着古县4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古岳大地处处呈现出一片“热气腾腾”、干劲“满格”的“奋斗春景图”,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在占地8937平方米的古县新建岳阳园施工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人声鼎沸交织着机械轰鸣,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铺设彩色沥青、布设电管电路、整理绿化地形、布置景观等工作,以高效率、高质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新建岳阳园位于古县县城北侧的岳阳路与涧河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8937.92平方米,绿地率达50.13%。因古县古称岳阳县,且园林主景平台与对岸的岳阳社区(原城关村)乃是古县县城四次变迁的遗址之一,故而得名岳阳园。该园运用具象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充分展示地域文化,园内设置有景观道路、国球小广场、棋牌苑等休闲设施,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散步、娱乐和历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建成投用后,不仅能让古县的地方历史文化更贴近民众生活,还将为古县增添一处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据悉,该园是今年古县实施的“15+15”民生实事之一。开春以来,实施主体单位住建局,安排专人驻守工地,跟班式协调解决问题,推动民生实事快建设早投用。当前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将于4月底开放使用。

在古县,“15+15”民生实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与此同时,9项工业类项目、10项城市“双品质”建设重点项目、6个乡镇的119个农业农村产业项目,也同步奏响了“春日奋进曲”。

在古县首个智慧渔业项目建设工地,50多名施工人员忙碌穿梭,施工场景热火朝天,工程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古县县域智能化水产养殖的空白,更构建起了“科技+生态”的新型产业模式。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可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增收,并且通过闭环水循环系统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

该项目负责人鲁玉红介绍道:“项目早一天建成投用,就能早一天产生效益。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强化政策、资金等要素保障,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关、安全关,细化每日施工任务,加班加点、专班推进,确保项目能够快速建设、快速投用。”目前,项目已完成养殖车间、生态水处理系统等主体工程建设,正进入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预计4月25日将迎来首批鳜鱼苗入池。其生态养殖模式、联农机制及产业融合经验,有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

用无人机高空俯瞰古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腾达新能源年产2×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盛隆泰达公司年产1亿立方米SNG生产装置改造建设项目、宏源公司年产25万吨甲醇8万吨合成氨项目、鸿鑫(山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特种微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盛隆泰达公司焦炉煤气制12万吨/年甲醇项目、涧河化工园道路工程等,工地上塔吊“长臂挥舞”,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厂区厂房拔地而起。上千名建设者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分散在各个作业区域,有的绑扎钢筋,有的浇筑混凝土,有的调试机械设备,为后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各建设单位争分夺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据了解,今年古县将实施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352.92亿元,年底计划投资80.15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产业项目32个,基础设施项目28个,社会民生类项目10个。

为确保项目能够快速落地、建设、投产,古县坚持“四全工作法”,充分利用项目建设全链条管理机制,全力破解瓶颈难题、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项目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持续举办“聚乡情·话发展”等系列活动,运用“一把手”招商、“政府+链主+园区”等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企,确保全年签约金额达80亿元、开工率50%以上,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提速、投资提质、招商提效,以项目之“进”,促经济发展之“稳”,撑起经济发展的“硬脊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服务机制,打造审批“高速路”;优化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真心实意当好服务各类项目的“店小二”。

古岳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古县正以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个个新型项目的建设和投用,精心绘制出一幅稳健发展、创新驱动、智慧引领、效率提升、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蓝图,为勇当太岳板块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增长极排头兵,奋力书写着古县的优秀答卷。(郭志瑞 闫福平)

[编辑:席亚文]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