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脉导管未闭,有机会治好吗?”“胎儿心脏彩超有问题,该怎么办?”“我们的经济条件较差,能不能申请医疗救助?”5月18日,临汾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门诊楼内人头攒动,B超室、门诊室前有序排着长队。由市卫健委主办的2024年临汾市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义诊活动在此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专家团队对前来就诊的儿童进行筛查诊断,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心”的希望。
本次活动主题为“从‘心’出发,护佑儿康”,针对全市0至6岁疑似或确诊先心病患儿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普胸疾病患儿开展免费筛查和诊断。应邀而来的专家团队阵容强大,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心脏超声室主任、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武育蓉教授,儿童心脏中心主任医师赵鹏军教授,儿童心脏中心、小儿心胸外科主治医师彭永宣博士,儿童心脏中心、心脏超声室医师吴鹏飞等组成。
在大城市大医院“一号难求”的知名专家,如今到了临汾人的家门口,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早早前来,不到一个小时就挂了近300个号。登记信息、测量身高体重、排队候诊……在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医务人员的引导下,各项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患儿们按照挂号顺序相继进入B超室。
“我家两个孩子心脏卵圆孔未闭,去过省外多家医院检查,给出了不同的诊疗建议,您看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对此,一对双胞胎男孩的妈妈感到难以抉择、万分焦灼。武育蓉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未闭卵圆孔的直径较小,且孩子们没有明显的临床不适症状,建议定期随访、无需特殊管理。双胞胎妈妈一直悬着的心瞬间放下了,连连称赞此次活动办得好,真正解除了患儿家庭的燃眉之急。
一名两岁女孩患有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给原本就不宽裕的农村家庭带来了重重压力。赵鹏军为患儿进行了细致检查,并仔细查看了既往影像资料,建议家长抓住“黄金治疗期”,及时为孩子进行手术治疗。家长感激不已地说:“赵主任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诊疗方案,还详细讲解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公益慈善基金救助的申请流程,让我们一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太感谢你们了,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帮助。”B超室里,有两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向专家们连连道谢。她们在孕检时查出胎儿心脏有问题,便专程来征求专家的诊疗建议。其中一个胎儿为三尖瓣狭窄,可提前通过宫内介入治疗,争取健康出生的机会;另一个为室间隔缺损,一出生即可接受手术治疗,使心脏功能和结构恢复正常,治愈后与正常孩子无异。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居出生缺陷首位。通过此次筛查和义诊,有部分孩子查出不同程度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异常等疾病。专家团队依据患儿病情,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将为符合条件、需要手术的确诊患儿提供后续的医疗救助。
经确诊需要手术治疗的心脏疾病儿童,如患儿家庭劳动力人员平均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或者因多种情况存在家庭重大经济负担,无法完全承担治疗费用,可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提出公益慈善基金救助申请,救助金额5000元至40000元不等。再配合医保报销,多数患儿家庭仅承担少部分自付费用即可。
本次活动是市卫健委实施“听民意办实事”项目的生动实践,也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爱心工程、暖心工程,给全市先心病患儿带来了福音。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将继续加大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的宣传力度,紧紧抓住知名专家来临义诊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筛查能力和救治水平,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筛查流程、筛查标准和操作规范,让更多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