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 08:51: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编者】夏日的阳光穿过云层,斑驳地照亮了鄂邑大地;山间绿意盎然,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草木香气。近日,记者一行沿着乡村公路进入乡宁县枣岭乡驮涧村,青砖围篱整齐延伸,种植园里瓜果飘香,高山梯田层层叠叠,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政府引领 绿色接力
驮涧村地处吕梁山南麓,距黄河中游东岸2.5公里,是典型的黄土残垣区,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乡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驼涧沟就开始了以修谷坊、造沟坝地带动粮食增收的流域治理。八九十年代,省、市曾多次在乡宁召开小流域治理现场会议,驼涧沟流域因治理取得突出成效,其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从治理包户到季节性专业队,从基本农田建设到生物立体防护体系配套,一系列治理措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了蓄水保土、拦截泥沙的作用。
2005年我省《民营水土保持治理大户扶持与管理办法》出台后,乡宁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特色产业引领、政府项目支撑、水保大户经营的特色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多年来,在小流域治理成果丰硕的基础上,该县咬定目标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加大治理投资力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乡宁县把驼涧作为“两山”理论的践行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筑起“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2020年,该县将驼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纳入了全县“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成立了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按照“保护-治理-融合”的发展路径,着力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水土资源支撑体系、全防全治的生态治理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体系、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六大生态体系,把驼涧沟打造为全县生态清洁小流域创建领跑者、生态建设和产业项目的承载地、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部门联动 协同推进
“以前是水利部门单打独斗,现在是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业等多个部门协同治理。”乡宁县水利局水保移民股股长张鹏刚说,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驼涧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昔日的残垣断壁、河道干涸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苍翠、山河披绿的美景。这不仅是对几代人努力的最好回报,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站在驮涧村的山头眺望,山坡上侧柏的苍翠与夏日的气息交相辉映;沟坝地里连片的玉米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形成一道道生机勃勃的绿色线条;梯田上苹果树长势正旺,微风拂过,清香四溢,整个乡村都沐浴在夏日的热烈与活力之中。
“现在修淤地坝,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联合施工,工作更高效。建设标准也不断提升,坝体、放水建筑、溢洪道齐全,还配套监控设备。”张鹏刚说,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下,先后在驮涧沟流域建设淤地坝4座、高标准农田灌溉项目1.5万亩,建成沟坝地1000亩、梯田2000亩、水域面积200亩,绿化5000亩,高标准建设绿化防护带2000米,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00公顷。
在生态清洁和生态保护上,各部门着眼构建长效机制,结合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工作,进行综合型治理。建设了21座集雨蓄水池、涝池及配套集蓄设施,5个垃圾池和库容5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实施农村厕所改造303间,塬面所有种植业全部使用有机肥,驼涧沟流域出口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
63岁的驮涧村村委会原主任杨荣德感慨道:“与原来比较,经过生态环境治理后的驮涧村变化真是天翻地覆。”以前一下雨,雨水都往沟里灌,导致塬面萎缩、沟道下陷,村里污水到处流、垃圾随处扔。经过治理后,村里旧貌换新颜,现在风景美、环境好,每到周末还吸引县城和周边县市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经过两年多的整治,2022年,乡宁县驮涧生态清洁小流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山青水绿 产业发展
夏天的午后,烈日炎炎,但在驮涧村的生态农业公园里却能找到一丝难得的清凉。这里,绿树成荫,清风拂面,仿佛一个世外桃源,将城市的喧嚣和炎热都隔绝在外。 在林下养鸡场转一圈,到养鱼场看看活蹦乱跳的黄河大鲤鱼,再到村史馆、图书室看一会儿书,一个充实又惬意的下午就过去了。
在驮涧村水产养殖基地,数万尾鱼苗长得欢实。“你看咱们这个鱼长得有多美,一年一个池子能养两茬鱼,一茬鱼能纯挣20多万元。”乡宁县昱德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宗泽说,养鱼的水是从沟底湖中引上来的,定期换水时,鱼池的水被再利用放到农田里。
“我们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水保治理。”驮涧村党支部书记李金玉介绍,水保治理大户乡宁县昱德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全面开展驼涧沟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农民服务中心、1000亩苹果示范基地、3000吨冷库及物流中心、2000余平方米的花椒、西红柿、药茶、中药香囊等农副产品加工车间,有效带动当地经济进一步增长。
眼下的驮涧村,从壮大村集体经济入手,上抓“产业生态化”,下抓“生态产业化”,目前已形成“生产+加工+科技”的产业链条,下一步,还将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完善旅游路线,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及生态文化,树立驮涧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家家是民宿、院院有盆景、人人来参与、处处皆生态”的美丽愿景。
“这里离黄河只有2.5公里,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生机,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李金玉说,如今,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风,驮涧村水土保持建设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
“驮涧生态清洁小流域通过对山、水、林、田、路、村的协调治理,实现了河畅景美,全流域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了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互动。”站在驮涧山头,望着眼前的景象,乡宁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亚明说,下一步,将以驮涧生态清洁小流域为样板,逐步实施罗河、田家垣、碾塔等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把水土流失生态治理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治水为主线,生产生活生态一体谋划,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针对区域内不同村庄特色,依托自然山水脉络,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类型多样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形成城乡连通的生态网络,让乡宁的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为临汾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贺军泽 孙哲峰)
原题:乡宁县黄河岸畔的生态发展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