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为丰年:记洪洞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小泰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 

【编者】深秋时节,槐乡大地处处都是农民秋收秋种的场景。初次见到王小泰是在洪洞县辛村镇西里村的一块田地里。只见他拿着铁锹,在刚刚收过庄稼的土地上铲出一块土壤后,装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然后记录下所在田地的经纬度。“我们要将土壤带回去检测,然后根据结果‘对症下药’,来年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洪洞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推广研究员王小泰对记者说。

不善言辞、踏实肯干,这是王小泰给别人留下的印象。38年来,从青春年少到年过半百,王小泰一直奔波在槐乡大地,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农田,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自己所热爱的农业技术探索和推广服务中。

农技推广的“实干家”

1983年,20岁的王小泰从山西农大临汾农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洪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成为一名农技推广员,从此他的身影往返于田间地头、贯穿于农作物每个生长周期。

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王小泰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种植水平,通过技术改进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对于一些新技术,有些村民一时难以接受,我们就会一趟一趟地跑,一户一户地劝说。他们如果听不懂,我们就手把手地教。”王小泰笑着讲道,“虽然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但只要看到庄稼长势好、农民脸上有笑容,我就特别高兴。”

在长期的农业工作中,王小泰注意到洪洞县水地小麦种植地区的农民在撒播小麦时,撒播比较均匀,成熟后亩穗数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在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后,他发现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增加田间的穗容量,而且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适宜大面积推广。随后,他将这一起源于农民自发播种的方法加以补充与完善,并上升到技术层面,形成了独特的水地小麦无间隙栽培技术,每亩可降低种植成本100多元。很快,市农业农村局就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这项种植技术,已累计推广100余万亩。

从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冬前化学除草,再到土地无间隙播种、宽幅精播等农业实用技术,王小泰共推广30多项,有力促进了洪洞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

农民致富的“指导者”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保护身体器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起到良好作用。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王小泰获知洪洞县硒资源含量高、面积广,多达20多万亩,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将会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又一个“金饭碗”。

“我是从2012年开始主导发展富硒产业的,首先推广的是种植富硒小麦,刚开始,很少有人愿意种植。”王小泰介绍,“由于老百姓不知道富硒小麦市场反响如何、是否有人愿意购买,所以积极性不高。”

当西里村党支部书记郭晖得知后,便主动联系王小泰在他们村试种了10余亩富硒小麦,“我非常信任王站长,多年来他一直尽心尽力帮助我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再说,如果试种成功了,我们村也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径。”

第一年收获后,王小泰便将富硒小麦送往侯马海关检测。令他惊喜的是,每千克小麦硒含量多达175微克,远远超出当时的富硒标准108微克,这极大地提振了王小泰的信心。随后,他便带着由富硒小麦磨成的面粉,寻找商家,同时指导成立了3家富硒食品加工企业,研发出了富硒面粉、麻花、油茶、挂面、月饼、醋等食品,销往北京、内蒙古、陕西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进一步增加小麦的硒含量和亩产量,王小泰积极与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国家功能农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单位合作,开展富硒品种的筛选、示范工作,选育出最适宜洪洞当地种植的富硒小麦种子。同时开展富硒农产品生产和富硒食品的研发加工,发展出玉米、大豆、红薯等10余个富硒品种。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洪洞县富硒小麦种植达到15万亩,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富硒产业也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全省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样板,每年都有来自晋城、运城等地的种植户、专家来参观学习。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富硒农产品转变成商品,再进一步加工为食品、保健品,打造完整的富硒产品链,进一步增加附加值。”谈及未来富硒产业的发展,王小泰信心满满,“现在县里已经制定了今后5年富硒功能产业发展规划,将推动富硒食品产业向三产融合方向发展,真正使老百姓利用硒资源从‘土里刨食’向‘土里刨金’转变。”

农业丰收的“田医生”

“王站长,你看看我家种植的菜苗为什么发黄”“你们只施了化肥,没有施有机肥,所以出现了肥力不足的现象,下次追肥的时候,可以施一些精制有机肥,菜苗就会慢慢好转。”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员,王小泰不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开展农情调查,向农民传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为田间管理提供参考,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提起王小泰,甘亭镇上王村村民王文龙眼中流露着感激之情。一年前,王文龙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发现自家小麦叶子发黄、发育较矮,但他却找不出病因,寻找不到解决方法。王小泰在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地里,诊断出这些小麦患有黄矮病并开出“药方”,及时帮助王文龙有效控制和减少了损失。

今年9月以来,洪洞县遭遇多轮持续强降雨天气,为秋收作物适时收获晾晒、归仓入库和小麦适期播种带来很大困难。天气放晴后,王小泰立即带领工作队赶往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抢收。

“发了霉的玉米要分开装,不然会导致其他玉米霉烂。”在赵城镇孙堡村村民董永忠的地里,王小泰一边忙着装玉米,一边叮嘱其他工作人员。

“收获了玉米后,一定要及时将地里的秸秆清理出去,这样湿气散发得快些,咱们就能尽快种麦子,但种麦子的时候一定要多撒点种子。”一谈起农作物,王小泰就变得“絮絮叨叨”。

忧农民之所忧,解农民之所惑,这就是王小泰,在他的心里粮食和农民永远是他最牵挂的事情。他常常说:“如果我们推广的农业技术,能够使粮食丰收、农民增收,那么再苦也值得。”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员,王小泰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田地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发挥着一名农技员无穷的力量,书写着最美好的农技人生。(临汾日报 王鹏 郝海军)

原标题:初心不改为丰年 ——记洪洞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推广研究员王小泰

[编辑:席亚文]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