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歌从黄河来》研讨会在临汾召开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时政要闻 >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5月14日至15日,电影剧本《歌从黄河来》研讨会在临汾召开。来自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合唱协会、八一电影制片厂、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山西电影学院、山西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对剧本进行深入研讨。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建国,副市长王云出席研讨会,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旅局、市文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时,25岁的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团三队从壶口第一次东渡黄河来到山西。在浊浪翻滚的大河上,他听到艄公们不畏凶险吼出的黄河号子,看到黄河儿女搏击风浪的顽强与勇敢。回到延安后,光未然用5天时间完成了长诗《黄河吟》的创作,并与战友冼星海共同谱写了不朽乐章《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作品问世以来,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电影剧本《歌从黄河来》由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杨志刚历时三年创作完成,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重点扶持项目。该剧本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光未然为原型,讲述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团三队在临汾吉县、汾西、隰县、永和一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笔为枪,创作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的过程,剧中故事多为真人真事。

闫建国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他说,电影剧本《歌从黄河来》是一部集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感染力于一体的红色题材精品力作,是一部饱含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的爱国主义生动教材。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大家大师、促进文艺发展的新政策,创作出一批有血肉、有筋骨、有温度的主旋律精品力作,书写了临汾文艺事业繁荣、红色基因传承的新篇章。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利用好、挖掘好、传承好临汾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用好电影这把特殊火炬,创作推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真诚希望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把《歌从黄河来》打造成精品之作、扛鼎之作。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张丕民,河南省委原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岳普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影股份原董事长喇培康,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二级教授饶曙光,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剧作家马维干,中国合唱协会会长李培智,四川省影视艺术联盟主席张显达,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原主任、评论家张东,《中国电影报》社长兼总编辑皇甫宜川,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刘世宏,《中国作家》副编审阎瑜,中影集团国际合作交流部外事处副处长曾嵩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副主任尹鹏飞,山西电影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魏晓军,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影视评论家张颖,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王剑、副厂长李斌,山西省名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杨舒淇。

研讨会由王云和饶曙光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对剧本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影选题,编剧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山西当地的红色资源,鲜活地再现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主题鲜明、立意深远,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主旋律剧本。与会专家还在结构调整、细节打磨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精益求精,打造高峰之作。会后,专家学者深入吉县、乡宁县等沿黄县采风。(刘玉林 王鹏)

原标题:电影剧本《歌从黄河来》研讨会在临汾召开

[编辑:席亚文]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