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临汾:旧年杂忆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文旅临汾 > 

文/孙青芳

大雪小雪又一年,今冬少雪,转眼过了腊八,春节就是眼前的事儿了!一场瑞雪,不期而至,给这个年节增添了一些意趣,老话说,干冬湿年,红灯映雪,煞是好看。

忙忙活活的腊月天,单位家里团团转,好像总也忙不到头,非得是到那天了,得嘞,过年吧!

今年的感觉与往年不同,心里总是有些牵扯,偶尔会晃神儿,常常想到一些旧事。

旧时的年节更有仪式感,更有味道,年货当然与现在不能相比,但却是凝聚了整整一年的期盼,大人们总是竭尽所能准备得丰富一些,让年过得热闹红火。扫屋子,扫院子,备年货,年前的忙忙碌碌都是一样的,孩子们也欢欢喜喜地跟在大人后面,名为帮忙,实则添乱。

家里打扫干净了,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揭掉旧年画,我们要上街去买新年画了,这也是孩子们期盼了一整年的事情,旧的看了一年了,早就看腻了,得赶快去换新的。

姥姥家里规矩多,讲究大,正房的中央肯定是一幅毛主席像,两边是两句诗词对联,每年一换,记忆里记得最清楚的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小时不解其意,只觉气势恢宏。

姥爷姥姥爱看戏,大床的墙上肯定是戏曲年画,有一种类似于连环画的,一部戏的剧照连着印出来,下面还有小字讲解。《花木兰》《白蛇传》《女驸马》《穆桂英》……睡觉时一边听着大人给讲故事,一边看着墙上的画,躺在床上和看电影似的,睡梦中的自己会咿咿呀呀唱起来吧。夏天的时候挂了蚊帐,我们会以大床作舞台,以帐子作大幕,大幕拉开,枕巾床单披挂上阵,一台台大戏上演,大人们看着我们也是啼笑皆非。

父亲母亲爱看电影,所以墙上会有很多那个年代的电影明星或电影剧照的年画,印象最深的是《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父母还订阅了《大众电影》的画报,好多都被我撕下来贴在墙上了,花花绿绿的很是热闹。

灶房里要贴灶王爷,似乎是手工印制,纸质薄脆,画面也不甚精美,但每回看到我都会很仔细地端详端详。大门上要贴门神,威风八面,可是总也分不清哪边是秦叔宝,哪边是尉迟恭。

除夕夜到了,那时好像还没有“春晚”,一家子包饺子、炸丸子、炸麻花,热闹温馨,孩子们嚷着要守岁,结果早早就哈欠连天了,匆匆进入梦乡。天还没亮就被大年初一的鞭炮声惊醒了,揉揉眼睛,枕头边上摆着簇新的衣裤,迫不及待地穿戴整齐,心里美滋滋的,却又怪扭捏的,不好意思出门了!

儿时的我们天真烂漫,到了过年就要穿新衣,新鞋,里外三新。母亲手巧,不管是单的、棉的、还是毛衣毛裤都是行家,而且样式新颖,我们兄妹的穿着常常会让邻家的孩子们好生羡慕,想想这一大家子的穿戴,母亲得费多少精气神儿。

接下来的一整个“年”都是孩子们的狂欢节,数不清的好吃的、压岁钱、放鞭炮、看花灯、闹红火……

笑着闹着,我们都长大了,笑着闹着,父母都老了,一个个或远或近的美好新年就这样来了又走了,时间都去哪了呢?转眼自己也是皱纹丛生了。

脑海里不断闪现着过往,叹流年,当时只道是寻常,能不忆当年?(侯马热电)

[编辑:张李鹏]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