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临汾:侯马疙瘩汤 冬日治愈暖汤 老少咸宜营养丰富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文旅临汾 > 

疙瘩汤,是一道北方家常汤品,在山西侯马更为多样和地道。

相传很久以前,一位老妇人去看望出嫁到侯马一带的女儿。

到了中午该做饭时,女儿却犯了难,一来因为母亲来得突然,自己来不及准备,二来婆家日子也过得紧巴难有上好的餐食招待母亲。  

做点儿啥呢?女儿灵机一动,有了办法。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白面盛到碗里,加入丁点儿的水,用筷子搅拌成小碎疙瘩糊进锅里,又找来一些土豆、萝卜、鸡蛋、大葱、香菜等放入锅内,煮熟后烹了一勺油花,加入盐等佐料,便做成了一锅不稠不稀香喷喷的汤饭。

原只怕慢待了母亲,不料母亲吃后却赞不绝口,问起饭名,女儿说这是我来到婆家后学做的饭,名叫“疙瘩汤”。

在侯马,人们更喜爱的是西红柿鸡蛋疙瘩汤。

做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炒锅内放油,加葱丝蒜末爆香,然后将西红柿在油中炒了,待出汤后加水,水沸后转圈倒入事先搅好的“面糊”。

然后再把打好的鸡蛋液同样方法倒入锅里,等其随沸汤成片翻起,最后加入切好的菠菜、香菜等绿荣轻轻搅后起锅。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豆芽、豆腐条等。一道红色为底,白、绿、黄相级于其间的美味就呈现在眼前了。

疙瘩汤,重在“疙瘩”。秘诀在面。面多用白面,也可用小米面或玉米面、高梁面合在一起做。

方法是,用面粉加适量凉水一个方向持续搅拌,直搅得出泡为止。面与水的比例要适中,太稀倒入锅内会成浆糊;太干,会有干粉掺于糊中。

因为疙瘩汤的“疙瘩”全凭“拌搅”的技巧,所以有的地方,又叫疙瘩汤为“拌汤”。

疙瘩汤,魂在汤。

煮面条或煮饺子时,面粉中大量的营养素会随面汤流失掉,而疙瘩汤则可以使面粉中的多种营养素保存在汤中,避免了面食中营养的损失;所谓“原汤化原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疙瘩汤的内容可随个人口味和营养需要随时加减调配;因而,有着简单易做、老少咸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等特点。

因此,疙瘩汤不仅是居家男女的最爱,也是老弱幼患的至宝。无论男女老幼,有胃口的,喝一碗疙瘩汤会全身贴;食欲不佳的,一碗疙瘩汤下肚,也会立即大长精神。

据说,乾隆皇帝在热河狩猎时,路过一山西人开的面食馆,看到其正架火煮疙瘩汤。一个个小黄疙瘩在锅内翻滚,汤面上飘着碧绿的菜叶,黄绿相间,十分诱人,乾隆帝立即被吸引住了,品尝几口,满口生香,浑身发热,马上命太监记下了制作方法。

回宫后,乾隆经常食用这种疙瘩汤,并把其列为御膳中常用的汤膳。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疙瘩汤逐渐从市井人家走上酒店餐馆的宴席中。最后总习惯以一道疙瘩汤收官,似乎一碗挖瘩汤下肚,胆经胃气全身脉络都会全部疏通似地舒坦。

在那里,人们给它起了个学名,叫“五彩美味汤”,冲的就是其悦目、爽口、开胃等多重亮点。

[编辑:高璐]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