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根,黄河魂
追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浩若繁星。炎黄之祖,黄河之畔蕴魂;人文始祖,帝尧建功立业;天下华人,古槐寻根问祖。最早的国家在这里诞生,最初的“中国”人在这里衍生;这一方水土为中华民族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这里是中华儿女的家,世界华人的老家。这里,是中国根;这里,是黄河魂;这里,是临汾。
民族精神之根——壶口瀑布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流经9个省区后汇入渤海。炎黄子孙视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尊崇其为“母亲河”。她赋予了中华民族最本初的思想智慧,铸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观念,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鲜明的民族性格,培育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
黄河自内蒙古河口镇一路向南,冲入黄土高原晋陕大峡谷,受地质条件限制,黄河河道在这里自然形成乾坤湾,壶口瀑布等自然景观。
永和乾坤湾
黄河在流经山西省永和县河会里村、后山里村和陕西延川县土岗乡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构成一幅天然的太极图,因此被称为乾坤湾。
壶口瀑布浊浪滔天
流至山西吉县壶口段,滔滔黄河水由300米宽乍缩为50余米,冲下落差为30—50米深的河槽,形成“天下黄河一壶收”的自然景观——壶口瀑布,又由于河水含泥沙量较大,成为天下第一大黄色瀑布。
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冰封河面,冰雪相映;孟春,桃花凌汛,安祥俊美;仲夏,水量涸瘦,水柱冲天;金秋,狮吼虎啸,气贯长虹。
华夏文明之根——帝尧遗址
尧(前2214--前2097)又称帝尧、唐尧,中国上古帝王之一,人文始祖之一。他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的非凡贡献,设立诽谤木(后演进为华表),治理水患,颁授农耕时令,制定四时成岁,其功之伟,其德之厚,早已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熟知。
临汾有关帝尧文化遗址众多,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尧都区的历代祭祀帝尧的本庙——尧庙,安葬帝尧的寝陵——尧陵以及帝尧成亲的洞房——姑射山仙洞沟。
陶寺古观象台
襄汾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复原)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距今约4700年,其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和天文学家的初步结论,该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记载,进一步奠定了陶寺作为“帝尧古都”、作为“中国”的地位。
尧庙
尧庙正门
尧庙始建于西晋,原位于汾河西岸,唐显庆三年(685年)迁至今址(临汾城南),距今已1300余年。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在尧庙西侧建有高耸伟岸的一座建筑——华门,以此纪念帝尧统一华夏、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门。
尧陵
帝尧陵
尧陵,即帝尧陵。位于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西侧,相传为唐初所建,陵丘高50米,周300米,为三皇五帝陵墓最大,封土堆古柏葱茂,世称“神林”。相传尧帝死时,百姓哀恸不已,前来送葬者人山人海,陵冢为臣民们裹土堆成。
尧陵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进了山门,北面是一木构牌坊,名为“仪门”,坊上前书“平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入仪门,中院正中为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
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两旁排列着元、明、清时代碑碣。在后殿寝殿前的平台上,有古柏一株,苍劲旋结,已有数百年历史,传为金元之物。
2006年,尧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姑射山
姑射山仙洞沟
姑射山位于临汾城西,山中有仙洞沟景区,相传帝尧到姑射山仙洞沟牧马坡与牧民谈论驯服牲畜,巧遇鹿仙女,两人一见钟情,以洞为房。成婚之夜仙洞对面两峰如红烛高照。后世将帝尧与鹿仙女成亲的洞称作洞房,两座山峰称作蜡烛峰,于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就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洞房”一词也由此而来。
该景区由南仙洞、北仙洞、云雾寺三大古建筑群组成,有人文、自然景观48处。
炎黄子孙之根——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景区现存古槐
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乱加之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地区民众十亡七八。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实行了“移民垦荒”政策,移民多由军士押解送交迁入各州县。
当时山西特别是平阳府(今山西临汾)一带,经济未受大的破坏,地狭人稠。官府将各个地方的百姓集中在洪洞县广济寺外大槐树处,然后迁往全国各地。因此,许多移民后裔将洪洞大槐树为标记地祖辈相传、寻根祭祖。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活动盛况
1991年清明节期间,洪洞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目标,举办了首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在不断延伸“根祖”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中元节”“寒衣节”系列祭祖活动和大槐树移民实景剧演出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寻根祭祖文化节二十九届。
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新晋五A旅游景区。同时,成为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
在中国历史上,山西洪洞大槐树作为亿万海内外华人的共同“故乡”,承载着“根祖孝道”“家国情怀”“民族认同”等传统文化符号,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坚定文化自信赋予了丰富的时代意义。